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湘山中间湘水横,绿苹叶齐春涨生,盘涡沄沄去无声

湘山中间湘水横,绿苹叶齐春涨生,盘涡沄沄去无声

范成大浮湘行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浮湘行》

全文:
湘山中间湘水横,绿苹叶齐春涨生,盘涡沄沄去无声
吾乘桂舟泝中濡,扬波击汰双橹狞,辘轳引笮如牛鸣。
篙师绝叫叠鼓轰,潜鱼跳奔乳猿惊。
暖烟浮空书梦腾,山长水远天无情。
*箫拊瑟吊湘灵,水妃风御缤来迎,问客良苦远征行。
昨者斧钺下青冥,命我尽护安南兵,岭海一视如王庭。
布荡阳春濯腐腥,王事靡监来有程,匪躬之故惟尔甿。
芳洲杜若空青青,九歌凄悲不可听,愿赓楚调归和平。

范成大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湘山

(1).山名。即 君山 。在 湖南省 岳阳市 西南 洞庭湖 中。《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 湘君 何神?’博士对曰:‘闻之, 尧 女 舜 之妻而葬此。’於是 始皇 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 湘山 树,赭其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是山,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昔 秦始皇 遭风於此。”

(2).山名。即 黄陵山 。在 湖南省 湘潭市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六·长沙府》:“﹝ 湘阴县 ﹞ 黄陵山 ,县北四十里,上有 舜 二妃墓。《括地志》谓之 青草山 , 孔颖达 以为 湘山 也。”

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湘水

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叶齐

协力一致。 唐 陆贽 《奉天论李晟所管兵马状》:“卿宜授以谋略,分路夹攻,务使叶齐,剋平寇孽。”

春涨

春季水涨。 唐 杜荀鹤 《送人归淝上》诗:“ 巢湖 春涨 喻溪 深,纔过 东关 见故林。” 宋 陆游 《成都书事》诗之二:“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清 曹寅 《雨霁过沧浪亭》诗:“赤栏晼晚添春涨,皷角频疑小队来。”

盘涡

(1).水旋流形成的深涡。《文选·郭璞<江赋>》:“盘涡谷转,凌涛山頽。” 张铣 注:“盘涡,言水深风壮,流急相衝,盘旋作深涡如谷之转。” 唐 杜甫 《愁》诗:“盘涡鷺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宋 范成大 《刺濆淖》诗序:“濆淖,盘涡之大者,峡 江 水壮则有之,或大如一间屋。”

(2).喻危险境地或冲突中心。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如教化之陵夷,人权之放失,公德之堕落,团体之涣散,通质学者或熟视而无所睹,且有深入其盘涡而不自觉者,此可为太息而流涕者也。”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二节:“吾 中国 不幸而适当此盘涡之中心点,其将何以待之?”

(3).指涡状回旋。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见一阵旋风儿打个盘涡,足律律遶定堦痕。” 清 吴锡麒 《点绛唇·中元夕观孟兰会》套曲:“熬得精销髓竭,只算在苦海里打箇盘涡。”

沄沄

(1).水流汹涌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山川颂》:“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 唐 宋务光 《海上作》诗:“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清 刘大櫆 《浮山记》:“至峡之将尽,有巖石理凹凸纤密,如浮沤,如波浪之沄沄。”

(2).形容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一:“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清 姚鼐 《诣岳麓书院有述》诗:“回艫天地晚,空悵逝沄沄。”

(3).喻长远流传。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能令大君,声容沄沄。”《宋史·乐志九》:“声容沄沄,被于八荒。”

(4).纷繁;纷乱。 汉 徐干 《中论·谴交》:“飢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沄沄,俾夜作昼。” 宋 文天祥 《贺何尉书》:“别后不图事变沄沄,天下大事几去。”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范成大名句,浮湘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范成大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