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陶挽歌词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和陶挽歌词三首

作者:吴芾 朝代:宋代

和陶挽歌词三首原文

吾年七十五,寿命不为促。
仕仅五十年,出处粗可录。
人生会有尽,自应身就木。
寄语亲旧辈,不必为我哭。
百年如一梦,吾梦今如觉。
亦既了万缘,无殆亦无辱。
所欠惟一死,得死今已足。

诗词问答

问:和陶挽歌词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和陶挽歌词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名句大全

吴芾和陶挽歌词三首书法欣赏

吴芾和陶挽歌词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和陶挽歌词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寿命

(1)

(2) 生命的年限

狗的正常寿命估计是十二年

(3) 比喻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机器寿命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应身

佛教语。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随宜显现各种形象不同的化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迫鵠林之餘慕。”参阅《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

就木

入殓;垂危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亲旧

亲戚和故交旧友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如一

相同;一致;没有差别

始终如一

表里如一

万缘

指一切因缘。 唐 白居易 《端居咏怀》:“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宋 苏轼 《安国寺浴》诗:“心困万缘空,身安一牀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凡学仙者,必游方之外,使万缘断絶,一意精修。”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现在是万缘俱寂,一心另有归向了。”

无辱

(1).谦词。犹言不劳枉驾。《左传·昭公二年》:“非伉儷也,请君无辱。”《仪礼·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昬昕,受诸禰庿。辞无不腆、无辱。” 郑玄 注:“主人不谢来辱。” 贾公彦 疏:“主人不谢来辱者,此亦是不为谦虚,教女正直之义也。”

(2).不受耻辱;不受侮辱。 汉 刘向 《说苑·敬慎》:“谚曰:‘诫无詬,思无辱。’夫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三国志·魏志·何虁传》:“ 太祖 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 虁 常蓄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昭宣帝三》:“﹝ 丁会 ﹞不北面以推戴弑君之贼,为佐命之勋臣,而身亦可以无辱矣。”

惟一

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这是我惟一的选择

得死

(1).谓得人效死相助。《汉书·朱博传》:“已许 孔乡侯 有指。匹夫相要,尚相得死,何况至尊! 博 唯有死耳!”《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得死,谓得其死力。一曰:得其相为死也。”

(2).谓得善终。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客问 浮休子 曰:﹞‘ 郑愔 为选部侍郎何如?’答曰:‘ 愔 猖獗小子,狡猾庸人也……既无雅量,终是凡材,以此求荣,得死为幸。’后果谋反伏诛。”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晋巡诸事谨尊闻,策骑示他七萃群。

    幸尔康强仍一已,况方挞伐启三军。

    神威永共巍峰迥,我武行看荒徼分。

    臂病自惭罢弧矢,空教翘首望春云。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
  • 作者:石宝,朝代:明代

    江南江北草菲菲,倚槛相思露湿衣。

    秋尽玄禽辞主去,夜寒萤火偪人飞。

    一封云树初回信,万里风尘暂息机。

    旧日交游今总贵,夕阳高咏和全稀。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两股飞神锡,千金供住园。吹毛曾有问,得髓更无言。兰紫恩袍异,莲香社侣繁。双林今奄忽,泪目送风幡。
  • 作者:陈德武,朝代:宋代
    惜花心事,不由人、蝴蝶梦魂先觉。刚纳绣鞋行掠鬓,仰见斗横林杪。昨日深红,今朝轻白,颜色殊昏晓。此中滋味,料他尘世知少。问二十四番风,寒梅并绛楝,始终俱好。须看未开开又谢,多少落英颠倒。彩缀隋园,鹿游唐苑,哀乐无凭祷。此音谁寄,凭阑犹把琴抱。
  • 作者:宋荣,朝代:明代
    标签:天坛

    九天上隔两三重,势压尘寰百万峰。

    一片楼台凌绝顶,满空星斗挂乔松。

    烟霞晓舞冲霄鹤,雷雨时惊济暵龙。

    最是扶桑红日上,清光先照玉芙蓉。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道人到处,全示真如。若求言句,未免区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日永明都候,感阴阳鹿多。

    角都失岳岳,首故挺峨峨。

    别类游风磴,成群聚月坡。

    革希气为运,𠜶痒顶相摩。

    兀兀疑牝兽,双双落浅莎。

    新茸生即渐,旧骨任蹉跎。

    夏令麋同此,冬时尘异他。

    不因亲考證,未易正其讹。

  • 作者:释鼎需,朝代:宋代
    堂堂兮巍巍,威威兮蕤蕤。手携兔角杖,脚踏石乌龟。来莫可抑,去莫可追。而今到此,合掌趺跪。
  • 作者:李江,朝代:明代

    九十春光未肯归,天工雕刻总芳菲。

    蝶儿不解韶光意,只恐香尘入梦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