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作意认羽山,重峦互峛崺

作意认羽山,重峦互峛崺

沈守正委羽洞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沈守正的《委羽洞》

全文:
步出小南门,水流石齿齿。
作意认羽山,重峦互峛崺
褰裳一就之,意败不可止。
一窦小于拳,深入不过咫。
闻橹声而还,记者何其侈。
洞天三十六,其二乃如此。
予凡五往来,反复究所以。
或者桑田改,不然非故址。
奉林去巳久,野老无惇史。
挥手谢之去,不复如往矢。
匪予辱名山,画饼良可耻。

沈守正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作意

(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

(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4).起意;决意。 唐 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 石瓮寺 ,作意共君游。”

(5).著作的本意。《汉书·艺文志》:“﹝《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现代人所说的主题。”

羽山

山名。 舜 杀 鲧 之处。《书·舜典》:“殛 鯀 于 羽山 。”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海民於 羽山 之中,修立 鯀 庙。四时以致祭祀,常见玄鱼与蛟龙跳跃而出,观者惊而畏矣。”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休念我殛 羽山 鯀 罪几希;且看你辅 重华 禹 功多少。”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大家终于知道 鲧大人 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 羽山 去了。”

重峦

犹重岩。 北周 庾信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臺。”

峛崺

(1).逦迤。连绵不断貌。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观书者,譬诸观山及水,升 东岳 而知众山之峛崺也。” 明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诗:“瞻峯皆峛崺,陟涧数回缅。” 清 恽敬 《望仙亭记》:“ 谷鹿州 之东,接 京家山 ,陂陁峛崺,具隈蔚之盛。”

(2).供上下行走的斜道。《汉书·扬雄传上》:“登降峛崺,单埢垣兮。” 颜师古 注:“峛崺,上下之道也。”

沈守正名句,委羽洞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沈守正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