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赠舒亦山入越原文 诗词名句

赠舒亦山入越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赠舒亦山入越原文

危世无山林,颓俗无门户。
彼美诗书身,悠然自为趣。
扬扬飞霞佩,清风导前路。
借问欲何之,谓我稽山去。
秦风白去晓,禹穴苍烟暮。
平生礧磈怀,高吟吊千古。
兹行良不恶,欲赠无他语。
如逢梅市仙,试与谋出处。

诗词问答

问:赠舒亦山入越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赠舒亦山入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颓俗

颓败的风俗。《后汉书·胡广传》:“ 广 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頽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魏书·游明根传》:“卿独秉冲操,居今行古,有 魏 以来,首振頽俗。”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贪进之戒,臣先犯之,何以率先百僚,表正頽俗?” 胡韫玉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俎豆奉典型,力与頽俗抗。”

无门

没有门户;没有门路。《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唐 姚鹄 《书情献知己》诗:“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欲归 汉 ,恨无门耳。”《西游记》第三七回:“﹝那怪﹞神通广大,官吏情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悠然

(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扬扬

(1) 凯旋地,胜利地

得意扬扬

(2) 满足地,自觉地;得意的样子

扬扬自得

意色扬扬。——清· 方苞《狱中杂记》

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3) 心情愉快的样子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霞佩

亦作“ 霞佩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元 蒲绍简 《登瀛州赋》:“参霞珮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 姜氏 , 周王 妃也。’”

见“ 霞珮 ”。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稽山

会稽山 的省称。《晋书·隐逸传·夏统》:“先公惟寓 稽山 ,朝会万国。”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闻道 稽山 去,偏宜 谢客 才。” 宋 陆游 《沉园》诗之二:“此身行作 稽山 土,犹弔遗踪一泫然。”参见“ 会2稽 ”。

禹穴

(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王琦 注:“ 贺知章 《纂山记》曰: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於此藏书。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谓之 禹穴 。”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 陆游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 兰亭 会,老眼曾窥 禹穴 书。” 清 王誉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 考亭 开雾障,书探 禹穴 破云封。”

(3).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

苍烟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礧磈

(1).石块。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诗:“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山上出石,脆而易琢,粗而滋水,窟宅峯峦礧磈之奇,不可名状。”

(2).高低不平貌。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岧岧承露,峻极太清。神石礧磈,洪基岳停。” 明 何景明 《七述》:“踊跃腾驤,礧磈权奇。”

高吟

(1).高声吟诵;高声歌唱。《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唐 郑谷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诗:“结綬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

(2).高妙的吟唱。《文选·嵇康<琴赋>》:“慕 老童 於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刘良 注:“ 泰容 , 黄帝 乐师,故慕而钦之,以为高吟,而引清志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剧院,一见旧歌剧花露润融,高吟沉抑。”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不恶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无他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梅市

地名。在今 浙江 绍兴 境内。相传 汉 梅福 避 王莽 乱,至 会稽 ,人多依之,遂为村市。 唐 刘长卿 《送人游越》诗:“ 梅市 门何在, 兰亭 水尚流。” 宋 秦观 《望海潮·越州怀古》词:“ 梅市 旧书, 兰亭 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清 钱谦益 《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花深 梅市 诗尝徧,月满 柯亭 酒自斟。”参阅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

与谋

参与谋划。《左传·宣公七年》:“夏,公会 齐侯 伐 莱 ,不与谋也。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 杜预 注:“与谋者,谓同志之国,相与讲议利害,计成而行之,故以相连及为文。”《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 淮南王 ,载以輜车,令县以次传。”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对于新文艺,不久当有一种有组织的压迫和摧残,这事情是好象连几个书店也秘密与谋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叶适,朝代:宋代
    雀寻屋角穿,燕绕帘栊窥。共贺新宇就,生物欣有依。含德厚乃祖,义完嗟利隳。最怜常熟令,椟韫不尽施。温恭化群从,逊悌流深规。一丝必同袍,粒黍无异炊。感零天上露,润浃园中葵。鱼蟹虽芳鲜,不如此菜肥。凉风送佳音,桂林自生枝。借子赤霄羽,登君文石墀。朴斲吁已勤,砻密审所宜。谅为前峰近,长映客星垂。
  • 作者:周必大,朝代:宋代
    阆苑红初露,瑶池碧半涵。春生从太极,化洽本周南。
  • 作者:舒岳祥,朝代:宋代
    兹峰虎蛇善,月下人去来。濯足瀑水源,山扉终夜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西直门

    村落市廛动接连,皇州景色自殷然。

    曰衣曰食胥养给,益切祈年吁稔虔。

  • 作者:张九成,朝代:宋代
    物理情不齐,人生各有好。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所得无几何,舌焦唇亦燥。其间狭劣者,不售辄复躁。亦有操金珠,侯门致私祷。葡萄得凉州,所求辄复効。舐兰或尝粪,车服夸新好。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 作者:赵以夫,朝代:宋代
    客问吾年,吾将老矣,今五十三。似北海先生,过之又过,善财童子,参到无参。官路太行,世情沧海,何止嵇康七不堪。归来也,是休官令尹,有发瞿昙。千岩。秀色如蓝。新著个楼儿恰对南。看浮云自在,百般态度,长江无际,一碧虚涵。荔子江珧,莼羹鲈鲙,一曲春风酒半酣。凭阑处,正空流皓月,光满寒潭。
  • 作者:敦煌曲子,朝代:唐代

    怕罪之人心改变,□恶回为善。

    故犯之人不避殃。

    自作自身当。

    自从发意礼南宗,终日用心功。

    一法安心万法通。

    无不尽消溶。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高阁倚层霄,罡风飒灵籁。

    耸身阅空虚,空虚原不坏。

  • 作者:吕徽之,朝代:宋代
    疏影离奇色更柔,谁将红粉点枝头。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
  • 作者:方孝孺,朝代:明代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可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