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求因果·其十·修善十一首原文 诗词名句

求因果·其十·修善十一首

作者: 敦煌曲子朝代: 唐代

求因果·其十·修善十一首原文

怕罪之人心改变,□恶回为善。

故犯之人不避殃。

自作自身当。

自从发意礼南宗,终日用心功。

一法安心万法通。

无不尽消溶。

诗词问答

问:求因果·其十·修善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求因果·其十·修善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改变

(1) 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

你不可能根本改变人的本性

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鲁迅《祝福》

(2) 改换,更改

改变供电线路

室内布置改变一下,给人一种新鲜舒适感

为善

犹行善。《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国语·齐语》:“夫是,故民皆勉为善。”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为善一,为恶均,而祸福异其流,废兴殊其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劝使为善,诫使勿恶。”

故犯

(1).故意犯罪。《书·大禹谟》“刑故无小” 孔 传:“故犯,虽小必刑。”

(2).故意违犯。《五灯会元·保宁勇禅师法嗣·上方日益禅师》:“问:‘一切含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镜花缘》第六一回:“此物既与人无益,为何令尊伯伯却又栽这许多?岂非明知故犯么?”

不避

(1)

不回避,藐视困难和艰险

不避艰险

(2)

不让,不亚于,不差于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 禹。——汉·晁错《论贵粟疏》

自身

(1) 自己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 亲自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发意

(1).产生某种意念。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游庐山》:“僕初入 庐山 ,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元典章·户部六· * 》:“据 石治民 所招,即係自行发意雕板印造 * 。”《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自从 姜氏 居庄,伺候的人虽然不敢欺心侮慢,只是欠了体贴,老人家自己不发意梳梳头,旁人便也不强他。”

(2).表现心意。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所奉三旨,伏循字迹,大觉劲密。窃恐既以言发意,则应言而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意得谐称,下情欢仰,寳奉愈至。”

(3).犹提议。 宋 梅尧臣 《双羊山会庆堂记》:“初余一发意,吾乡孝子义士咸助以资。”

南宗

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 南北宗 ”。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用心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一法

(1).统一的法令。《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观其盛者也。”

(2).指专一地行法。《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3).越发;更加。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这个姑夫老人家,一法老的糊突了。”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折:“那妇人老也小,止不过十七八岁,一法生得絶样的。”

(4).一种方法。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缀之。”《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右手开鍼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鍼空也” 张隐庵 集注引 张兆璜 曰:“开闔者,三阳之气发于下焦。营卫者,中焦水穀之所生也。用鍼取气,在于营卫,而此篇独论气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气,出入开闔,以行补写之法,又一法也。”

(5).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华严经》卷十三:“惟以一法得出离。”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一法开无量之门,一音警无边之众。”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八万四千空 * ,不离一法认毘卢。”

安心

(1) 放心

工作没干完他不安心

(2) 心情安定

安心工作

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万法。” 宋 苏轼 《东林第一代广慧禅师真赞》:“而况於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 佛印 是也。”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消溶

溶解;消融。 毛 * 《念奴娇·昆仑》词:“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鱉。” 巴金 《梦与醉·醉》:“将个人的感情消溶在大众的感情里。” 康濯 《关键的时刻》:“老教练也完全能摸住她的心思,知道她那不正常的情绪已随着时间在慢慢消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自露妍媸不示形,回塘流动复潆渟。

    何须博古图中考,此是轩辕一片青。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大千微尘偈,章句妙难求。

    公为疏通之,如海决江流。

    堂堂须垂膺,漆点横清秋。

    十虚圆当念,三世集毛头。

    平生说禅口,想见光迸浮。

    世间眼久灭,法宝空海洲。

    年年春欲暮,禅室清香留。

    迷途指南车,戴恩负山邱。

    愿从清凉山,威光作依投。

    行当方山见,跬步披衣裘。

  • 作者: 元稹,朝代: 唐代
    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 作者: 叶李,朝代: 宋代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当时廷议祗如此,汝悔当复惟相迎。稽首老仙谢慈悯,臣罪当死天子明。久之寂灭一大乐,斲棺待尽无他营。老仙笑许汝可教,引领直上朝玉京。通明大明二宫殿,林木蓊萃阶瑶琼。芙蓉烂漫锦欲似,帝皇锡以主殿名。赋诗奏谢九拜起,玉音嘉奖傍观荣。痴人说梦聊一快,我独知命不少惊。只恐才非曼卿敌,相见惭汗应如倾。从今闭目需帝召,玉楼续记时当成。儿孙自有儿不福,与农报国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千绕青丛外,携觞只自留。晚花兼素发,同是一悲秋。
  • 作者: 黄机,朝代: 宋代
    流转春光又一年。春愁尽日两眉尖。草草幽欢能几许,已天边。会得音书生羽翼,免教魂梦役关山。帘卷落花千万点,雨如烟。
  • 作者: 高有邻,朝代: 宋代
    标签:温泉

    骊山高处舞霓裳,都为平居厌未央。

    惟有温泉长似旧,任他行客感兴亡。

  • 作者: 朱子范,朝代: 元代

    舒蓼皆侯国,春秋用甲兵。

    晚吹投野店,日落吊荒城。

    古渡渔灯灭,阴房鬼火明。

    愁来不成寐,攲枕待鸡鸣。

  • 作者: 方浚师,朝代: 清代

    节院最辛劳,定知五省孤寒,瞻望使星齐洒泪;

    草堂归未得,默数卅年交谊,从今人日怕题诗。

  • 作者: 刘子翚,朝代: 宋代
    石磴荆藩隐薜萝,岂知迢递枉鸣珂。交游奈久知君少,邂逅成欢此夕多。千斛敢求身后传。一樽聊和饮中歌。云鹏欲举那留得,南浦伤心又绿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