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再题所仿倪瓒狮子林图仍叠前韵原文 诗词名句

再题所仿倪瓒狮子林图仍叠前韵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由来水到便成渠,斯语堪诠画与书。

园建狮林原慕彼,图藏清閟复题予。

幽佳此日传上塞,同异明春證古胥。

一再仿之一再咏,自维何事太纷如。

诗词问答

问:《再题所仿倪瓒狮子林图仍叠前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

参考注释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清閟

清静幽邃。《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唐 韩愈 《新竹》诗:“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宋 王炎 《劝农道场山》诗:“松径度坡陀,莲宫得清閟。”《宋史·乐志十四》:“瑶殿清閟,玉墄坦夷。” 清 夏锡祚 《自紫蜺涧至旋螺顶》诗:“巖阿贺精庐,清閟独所擅。”

同异

(1). 战国 时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庄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此大同异也。”参见“ 坚白同异 ”。

(2).相同与不同。《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后有 扬雄 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3).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4).谓差异,不同。《新唐书·张行成传》:“尝侍宴,帝语 山东 及 关中 人,意有同异。 行成 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盖 晋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书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岂无同异耶?”

(5).异议。亦指立异议。《三国志·魏志·袁涣传》“父 滂 ,为 汉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宏 《汉纪》:“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 滂 独中立於朝,故爱憎不及焉。”《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致疑隟”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晋书·王彬传》:“ 江州 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南齐书·徐孝嗣传》:“ 孝嗣 文人不显同异,名位虽大,故得未及祸。”

(6).引申指有异志,叛乱。《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南齐书·萧颖胄传》:“时军旅之际,人情未安…… 张炽 从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门 ,城内惊恐,疑有同异。”

(7).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 李宪 等本章句家,见 元感 詆先儒同异,不懌,数沮詰其言。 元感 缘罅申释,竟不詘。”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之一

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

常用于说明文中,“之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句】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世博主题馆是世博会有史以来室内展览面积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永久场馆,也是对本届世博会进行主题演绎的关键场馆之一。

她是我众多朋友之一。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吏民两两议公痴,簿领空勤笑语稀。元亮有诗新止酒,休文多病不胜衣。飞尘懶拂孤三绝,止水初澄悟百非。窗度凉颸残午梦,闲听喜鹊啅斜晖。
  • 作者: 刘倓,朝代: 宋代
    海角寻春雪未消,马蹄无处避琼瑶。己公屋下论文酒,炉火篝灯伴寂寥。
  •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郁郁葱葱佳气浮,凤城春报曲江头。

    水通南极三千里,海色西风十二楼。

    乳燕双双拂烟草,珠帘处处上银钩。

    林花著雨烟脂湿,山势凌空翡翠浮。

    红树暗藏殷浩宅,客帆空恋李膺舟。

    东山芳意须同赏,高阁朱阑不厌游。

    曾约彭涓安朽质,正怀何谢俯长流。

    西园公子名无忌,云里新声号莫愁。

    清夜满城弦管沸,醉中因遣合甘州。

  • 作者: 王柏,朝代: 宋代
    皇宋文明,周子天畀。不由师传,道体默契。建图属书,以觉后觉。上接洙泗,下开河洛。
  • 作者: 李蓁,朝代: 明代

    万籁无声四野空,一天星斗月明中。

    马蹄蹀躞行多路,剑气光芒拂晓风。

    弱质经霜形自改,孱躯傲雪气逾雄。

    始知日近长安远,努力前途岂惮穷。

  • 作者: 吴泳,朝代: 宋代
    宫事无穷类海潮,寸肠忍使自煎炮。橐驼种树安心法,且并閒功子细抄。
  • 作者: 邵天恩,朝代: 明代

    萧条风景步南郊,禾黍连云已敛苞。

    秋老寒蛩归院宇,霜余枫叶满林坳。

    浮生自论知时命,清节谁怜困草茅。

    韦布不惊廊庙事,寸衷无路听鸣鞘。

  • 作者: 赵汝譡,朝代: 宋代
    累石欲拟山,附垠爱生竹。半寻裁方沼,筒水注兹足。鸂鶒游其内,焉知海鸥浴。始收春葩丹,修长夏条绿。观物各自遂,抚时一何速。深居有广思,纡履无远瞩。圣世营世宁,哲潜避身辱。高情或贻诮,散迹乃见局。逝将从负樵,归老寒润曲。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怕听槌鼓发舩声,桑梓葭莩两击情。病有千回烦访问,贫无一事扰聪明。循良只为乡人惜,离别偏令老大惊。不记归来多少岁,儿童三见令君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雨后园林漾晓霞,绿窗纱映绛枝斜。

    信风廿四休誇巧,管领春光是此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