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和谷中堂秋兴·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和谷中堂秋兴·其二

作者: 邵天恩朝代: 明代

和谷中堂秋兴·其二原文

萧条风景步南郊,禾黍连云已敛苞。

秋老寒蛩归院宇,霜余枫叶满林坳。

浮生自论知时命,清节谁怜困草茅。

韦布不惊廊庙事,寸衷无路听鸣鞘。

诗词问答

问:和谷中堂秋兴·其二的作者是谁?答:邵天恩
问:和谷中堂秋兴·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和谷中堂秋兴·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邵天恩的名句有哪些?答:邵天恩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参考注释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南郊

(1).都邑南面的地区。《书·甘誓》:“ 启 与 有扈 战于 甘 之野。” 孔颖达 疏引 汉 马融 云:“ 甘 , 有扈 南郊地名。” 唐 李庾 《西都赋》:“ 隋苑 广袤,罝笼 南山 ,占地万顷,不为人间, 齐门 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明史·英宗后记》:“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3).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南史·宋少帝纪》:“秋九月丁未,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 武敬皇后 配北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今因南郊,宜推旷恩,以示绥怀之意。”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连云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 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 採石 江边 李白 坟,遶田无限草连云。” 元 周霆震 《宿州歌》:“万骑连云发 蜀 都, 宿州 一掷拟摴蒲。”

寒蛩

深秋的蟋蟀

院宇

有院墙的屋宇;院落。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 清 巡视院宇,兼启东西门,情意飘飘然,自谓永栖真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过数折曲栏,又是别一院宇,垂杨数十株,高拂朱簷。” 萧红 《手》:“我们下着楼梯,经过了院宇,在栏栅门口, 王亚明 也赶到了。”

枫叶

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明 徐霖 《绣襦记·共宿邮亭》:“山远天高烟水寒,两岸楼臺枫叶丹。” 杨朔 《香山红叶》:“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浮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时命

(1).不时之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共其职贡,从其时命。” 杨伯峻 注:“盖谓不时之命亦从之。”

(2).朝廷的命令。《晋书·儒林传·杜夷》:“皇太子三至 夷 第,执经问义。 夷 虽逼时命,亦未尝朝謁。”

(3).犹时机。《庄子·缮性》:“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

(4).指命运。 汉 严忌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 郢 客文章絶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 郁达夫 《客感寄某》诗:“敢随 杜甫 憎时命,欲向 田横 放厥声。”

清节

清操。高洁的节操。《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赞》:“ 春秋 列国卿大夫及至 汉 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节之士於是为贵。” 晋 陶潜 《咏贫士》诗之五:“至德冠邦閭,清节映西关。”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朝廷将宏纲纪,嘉其清节,乃转 山东道 监察御史。”

草茅

亦作“ 草茆 ”。亦作“艸茅”。1.杂草。《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唐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清 唐甄 《潜书·柅政》:“虽无不肖攘民之事,而视民若忘,等於草茅。”

(2).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梁书·张弘策传》:“英雄今何在?为已富贵,为在草茅?”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恨不见用。”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分明是草茆儿戏,到像 细柳 规模。”

(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新唐书·马周传赞》:“ 周 之遇 太宗 ,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 章炳麟 《秦政记》:“建国之主,非起于艸茅,必拔于搢绅也。”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二章三:“﹝ 刘基 ﹞以 贾谊 、 屈原 自比,怨 元 朝政府不用草茅,不问采薇,自艾自叹。”

(4).比喻鄙陋微贱。 唐 陈子昂 《为宗舍人谢赠物表》之二:“自国之宠贵,未闻此荣。草茅孤臣,何以堪处!”

(5).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閤下以旧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损,加礼於草茆之中,孤煢之际。”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草茆弱质,素依及物之仁;犬马微诚,终冀因心之恕。”

韦布

(1).韦带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 汉 司马相如 《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韦布。” 清 刘大櫆 《贲趾堂记》:“人之情有弃膏粱而甘藜藿,轻紱冕而躬韦布,然未有不苦劳而乐逸者。”

(2).借指寒素之士,平民。 宋 岳珂 《桯史·万春伶语》:“﹝ 胡给事 ﹞物色为首者,尽繫狱,韦布益不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廊庙

指朝廷

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国语·越语下》

廊庙之宝,弃于沟渠。——《后汉书·孟尝传》

廊庙无才天下求

寸衷

(1).指心。 明 叶宪祖 《鸾鎞记·仗侠》:“我寸衷匪石,肯容轻转。”

(2).微小的心意。 清 薛福成 《分别教案治本治标之计疏》:“耿耿寸衷,略抒愚悃。” 郭沫若 《金环吟》:“慰劳寄前綫,欲以表寸衷。”

鸣鞘

谓挥动鞭梢使发声。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王琦 注引《广韵》:“鞘,鞭鞘也。” 宋 王禹偁 《寿宁节祝圣寿》诗之二:“数声飞电响鸣鞘,香褭金炉映赭袍。” 明 汤式 《端正好·元日朝贺》套曲:“九龙车霞光闪闪明芝盖,五凤楼日色瞳瞳映赭袍,隐隐鸣鞘。”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林季仲,朝代: 宋代
    海内英豪还有谁,宁容丘壑著皋夔。欲知今日中兴业,已定黄风独往时。谢傅本无朱组愿,留侯应念赤松期。更须整顿乾坤了,我亦芒鞋随所之。
  • 作者: 王佐(汝学),朝代: 明代
    标签:节妇

    一死丘山重,三纲世道存。

    谁能三境界,别立一乾坤。

    魄化韩凭树,身从焦仲坟。

    山根土花碧,长护啖时痕。

  • 作者: 韩偓,朝代: 唐代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 作者: 李频,朝代: 唐代

    老大成名仍足病,强听丝竹亦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平在临和叔,蟋蟀入床下。

    朔风变严律,悽声来四野。

    夜明散冷光,轮小顾兔寡。

    感序自怦怦,为忆知心者。

    睽阻几千里,携阔已三夏。

    朝来谁叩门,双鲤忽在把。

    重缄不忍开,翻恐愁怀惹。

  •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岩头古佛留心印,岩下高人新受持。佛变本来无隐现,人於悟处领希夷。莫嫌梦里还谈梦,且看奇中更有奇。他日证成罗汉果,相逢不必问伊谁。
  • 作者: 谭处端,朝代: 元代
    得玄玄。悟三三。火灭烟消风害谭。昏昏保玉男。趣闲闲。认憨憨。一性浑如月正南。澄澄现碧潭。
  • 作者: 王性存,朝代: 元代

    九秋夜气肃,明时见休徵。

    泰阶列六曜,湛湛平且平。

    蚁臣再拜祝,乾坤永清宁。

    不学儿女态,抱拙祠双星。

  • 作者: 彭大辩,朝代: 宋代
    松风到晓声幽微,曲江漏尽天河低。平明游子出门去,家住葛洪丹井西。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一岁忧兵四阅时,偷生不恨隙驹驰。如何南纪持竿手,却把西州破贼旗。傥有青油盛快士,何妨画戟入新诗。因君调我还增气,男子平生政要奇。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