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奉和秘监洪丈迎谏议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韵原文 诗词名句

奉和秘监洪丈迎谏议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韵

作者: 苏籀朝代: 宋代

原文

建极翊皇舆,蓬庐怀致主。
除书肆时夏,提纲众目举。
满朝想风采,爱及巾垫雨。
平平戒自守,落落进攻取。
定倾繄其人,防秋今尚暑。
执舆岣嵝岭,栉风闽海浦。
破的出新诗,江山缭樽俎。
危机见未萌,刚鲠殊不吐。
成宪万方瞻,作者七人数。
收召无遗贤,商山非为吕。
开悟尧舜心,亢宗诚刻苦。
闭门踰厥垣,孰与驱驰许。

诗词问答

问:《奉和秘监洪丈迎谏议徐公建除之什并次元韵》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籀的名句有哪些?答:苏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建极

(1).建立中正之道。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一说谓建立法度、准则。 蔡沉 集传:“建,立也。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準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八年》:“自 胡紘 、 刘德秀 去位, 侂胄 亦厌前事,故 鏜 等令言者以‘建极’之説投之。 侂胄 用其言,学禁渐弛。”

(2).指帝王即位。 唐 崔融 《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陛下宝命絪緼,元期肸蠁,包混元而建极,宅造化而开阶,剖灵符於天,合至德於地。”

皇舆

亦作“ 皇轝 ”。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楚辞·离骚》:“岂余身之惮怏兮,恐皇舆之败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暨 永熙 多难,皇舆迁 鄴 。” 明 张煌言 《秋怀》诗之二:“只愁绵力弱,何以挽皇舆?”

蓬庐

茅舍。泛指简陋的房屋。《淮南子·本经训》:“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 三国 魏 曹植 《愍志赋》:“去君子之清宇,归小人之蓬庐。”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朝为灌园,夕偃蓬庐。”亦用作谦词。 明 张居正 《答守备太监王函斋书》:“即是惠及蓬庐,不烦惠礼,致累清德也。”

致主

犹致君。 唐 李频 《长安书情投知己》诗:“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致主比 唐 虞 ,安边如 卫 霍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经术将以述圣绍贤,謨猷将以 * 致主。”

除书

(1).拜官授职的文书。 唐 韦应物 《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宋 陆游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

(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时夏

夏季。 唐 韦应物 《昙智禅师院》诗:“时夏方新雨,果药发餘荣。”

提纲

(1) 提举网的总绳

(2) 比喻抓住大的或主要的

(3) 文章、讲话等的内容要点

写发言提纲

众目

(1).众人的眼睛。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宋 曹勋 《远游篇》:“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2).指众人的眼前。 茅盾 《子夜》九:“我是没有秘密的。就像对于女人--假使 荪甫 有相好的女人,未必就肯公之众目。”

风采

美好的仪表举止;神采

风采动人

平平

不好不坏;很一般

程度平平

成绩平平

自守

(1).自保;自为守卫。《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史记·郑世家》:“ 宋 颇与 厉公 兵,自守於 櫟 , 郑 以故亦不伐 櫟 。” 唐 杜甫 《蒹葭》诗:“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扬子江 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

(2).自坚其操守。 汉 扬雄 《解嘲》:“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唐 韩愈 《闲游》诗之二:“ 子云 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明 方孝孺 《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视其德如乡閭时,不翕翕以趋势,不琐琐以殉利,淡乎自守而不阿。” 清 姚石甫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自我参政府君通籍,至今又十四世,人且数千百计,孝弟未衰,皆清贫自守。”

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攻取

(1) 攻打并占领

攻取据点

(2) 开采提取

定倾

使危险的局势或即将倾覆的国家转为稳定。《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定,安也;倾,危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则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晋 葛洪 《抱朴子·贵贤》:“唯识玩弄可以悦心志,不知奇士可以安社稷,犀象珠玉无足而至自万里之外,定倾之器能行而沦乎四境之内。” 清 薛福成 《援越南议上》:“刚柔互济,策力兼用,提倡风气,贤才益兴,定倾济变,决於须臾矣。”

防秋

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旧唐书·陆贽传》:“又以 河 陇 陷 蕃 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 黄河 曲里防秋将,好似英雄末路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唐 用主要兵力到京西防秋(防 吐蕃 秋季入侵),对藩镇不得不从姑息转为忍辱退让,对其他野心节度使的控制力也大为削弱,到处出现半独立的割据者。”

执舆

谓执辔驾车。《论语·微子》:“ 长沮 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 曰:‘为 孔丘 。’”

岣嵝

(1) 山巅

岣,岣嵝,山巅。——《广韵》

(2) 中国湖南省衡山的七十二峰之一,高1300米

闽海

指 福建 和 浙江 南部沿海地带。 明 徐渭 《君从》诗:“君从 闽 海下 南昌 ,正值中官降玉皇。”

破的

射中靶子,比喻说话中肯

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晋书·谢尚传》

一语破的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樽俎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 ,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2).指宴席。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看我公樽俎折强权,期赢获。”

危机

(1)

(2) 指产生危险的祸根

(3) 指严重困难的关头

未萌

指事情发生以前。《韩非子·心度》:“故治民者禁姦於未萌,而用兵者服战於民心。” 唐 张九龄 《请东北将吏刊石纪功德状》:“斯皆陛下睿谋先定,神武非常,观变早於未萌,必取预於无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方其初萌,禠一官,窜流一二吏,即可消患於未萌。”

刚鲠

亦作“ 刚梗 ”。刚强正直。《晋书·谢邈传》:“ 邈 性刚骾,无所屈挠,颇有理识。”《魏书·游肇传》:“尚书令 高肇 ……以 肇 名与己同,欲令改易。 肇 以 高祖 所赐,秉志不许, 高肇 甚衔之。 世宗 嘉其刚梗。”《新唐书·曹确传》:“神策中尉 西门季玄 者,亦刚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魁制府》:“其刚鯁之气时相发露,非近日模稜诸公所易及也。”

成宪

原有的法律、规章制度。《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宋 王安石 《庙议》:“求之前载,虽或有然,考合於经,乃无成宪,因情製礼,实在圣时。”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之二:“成宪具存,旧章森列。” 严复 《原强》:“祖宗之成宪俱在,吾寧率由之而加实力焉。”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作者

(1) 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

(2) 创始之人

人数

(1) 人的总数

研究院将其人数增加了一倍

(2) 花名册上的人员数额

人数为70000的雇员

收召

(1).招收。谓用某种方式接收学员。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 韩愈 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説》,因抗颜而为师。”

(2).招回。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收召散亡之魂魄,祓濯如山之尘垢。”

遗贤

(1).指弃置未用的贤才。《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寧。”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遗贤一一皆羈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志遗八》:“即古圣帝明王之世,必有遗贤。”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以言野无遗贤,则所遗无量;以言取士必得,则所得仅半。”

(2).谓弃置贤才。《商君书·禁使》:“民之蔽主而不害於盖,贤者不能益,不肖者不能损,故遗贤去智,治之数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以三才子怨望,即知 綯 之遗贤也。” 宋 柳永 《鹤冲天》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3).犹先贤。《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 伯夷 叔齐 ,古之遗贤。” 唐 苗晋卿 《寿州刺史郭公神道碑》:“继代者未知先德,行路者过想遗贤。”

商山

山名。在今 陕西 商县 东。亦名 商岭 、 商阪 、 地肺山 、 楚山 。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 末 汉 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晋 陶潜 《桃花源诗》:“ 黄 綺 之 商山 ,伊人亦云逝。” 唐 王湋 《送王闰》诗:“ 江 芜连 梦泽 , 楚 雪入 商山 。” 章炳麟 《訄书·相宅》:“奉駠驹黄牛以郊天於土中。 鄠杜 竹林, 商山 甘木, 汧 濒牧马,不膴於 关中 ,不可以居。”参见“ 商山四皓 ”。

非为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开悟

(1).领悟;解悟;(心窍)开通。《史记·商君列传》:“吾説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坛经·行由品》:“ 惠能 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李生 心中开悟,知是酒色财气四者之精,全不畏惧,便道:‘四位贤姐,各请通名。’” 苏蔓殊 《非梦记》:“有僧名 遣凡 者,与生素旧,微窥其情,随时示以般若意旨,令自开悟。”

(2).启发;开导。《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布 拜表叩头, 休 答曰:‘聊相开悟耳,何至叩头乎?’”《朱子语类》卷六七:“ 必大 曰:‘ 致堂 文字决烈明白,却可开悟人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北京 衍法 五臺 、 西蜀 蛾眉 、 中州 伏牛 、 南海 普陀 ,皆有韵主和尚,纯以唱韵开悟学者。”

尧舜

(1) 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2) 泛指圣人

亢宗

庇护宗族;光耀门庭。《左传·昭公元年》:“ 吉 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唐 张说 《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伯父 匡武 抚之曰:‘亢宗保家,吾有望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士人子,不能亢宗,而辱门户、羞先人, 跖 而生,不如 夷 而死。”

刻苦

(1) 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刻苦学习

(2) 俭省

生活刻苦

孰与

(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庄王 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 无 秦 ,则天下集 齐 , 亲弗 必走,则 齐王 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 韩翃 ,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 德宗 曰:‘与诗人 韩翃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 西戎 ,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 齐 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

(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 巫马子 谓 子墨子 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 徐公 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 商君 、 吴起 、大夫 种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 渭 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