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

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

徐钧张九龄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徐钧的《张九龄》

全文:
禄山必兆边陲祸,林甫终贻庙社忧。
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

徐钧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徐钧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书法作品欣赏
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须金鉴录千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二事

(1).两种事务;两件事。《周礼·天官·内宰》:“妇职之灋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 郑玄 注:“二事,谓丝,枲之事。”《左传·襄公十年》:“女成二事而后告余。” 杜预 注:“二事,伐 偪阳 ,封 向戌 。”

(2).谓事不专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二事败业,多疾我力。” 李贤 注:“二事,谓事不专一也。”

(3).方言。犹闲事。 欧阳山 《高干大》第二一章:“谁愿意做这号‘二事’!”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金鉴

见“ 金鑑 ”。

亦作“ 金鉴 ”。1.《新唐书·张九龄传》:“﹝ 玄宗 ﹞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鑑, 九龄 上事鑑十章,号《千秋金鑑录》,以伸讽諭。”后以“金鑑”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宋 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周行抃蹈,各陈金鉴之书。” 清 钱谦益 《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第一问》:“其在今日,所以进金鑑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

(2).指明察的帝王。 宋 范仲淹 《谢许守旧官表》:“金鑑临御,多士骏奔。”

(3).指帝王之明察。 宋 范仲淹 《四民诗·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与妍。”

(4).比喻月亮。 宋 梅尧臣 《晚过天汉桥堤上行》诗:“海月开金鑑,河冰卧玉虬。”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徐钧名句,张九龄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徐钧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