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乾隆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

全文:
造物精气屯于屯,周宣石鼓此仲昆。
二物不共沧桑变,似与姬氏留乾坤。
昔步太学抚十列,今来浮玉瞻独存。
讵嫌梵呗雁堂寂,饱谙世态龙宫蹲。
禹铸九鼎象百物,魑魅魍魉褫神魂。
周衰楚乃问轻重,定郏沉泗纷迹痕。
何似镌泐传世泽,明标五字无多言。
是时风露正澄霁,昨夜丁甲已揩扪。
初如天阊辟虎豹,复如地轴巍昆崙。
坐令百虑静一旦,瞥见法器当空门。
歊云吐景耀光采,沕沕穆穆胚浑浑。
底须石鼓合丰剑,千秋宜镇化人园。
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韩苏大笔彼兼擅,德潜长歌此独论。
从来诗人志磊落,要令一发万气吞。
山头时见鸾鹤下,江面静阅羲娥奔。
德潜强韵我步元,奚用君门排九阍。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奸相

亦作“奸相”。1.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鍊 教把稻草扎成三个偶人,用布包裹,一写‘ 唐 奸相 李林甫 ’,一写‘ 宋 奸相 秦檜 ’,一写‘ 明 奸相 严嵩 ’,把那三个偶人做个射鵠。”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圣君戴奸相,头风愈狂狙。”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昏君 唐玄宗 、奸相 杨国忠 开 潼关 让 安禄山 入 西京 。”

(2).指阴险狡诈的相貌。

覆餗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明 张景 《飞丸记·谏拒脱簪》:“鼎食全家思覆餗,燕雀堂高惧回禄。”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若今日不从此著力,万一国民忽委以责任,则覆餗絶脰,其罪实深。”

何取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利足

即“快腿”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智昏

亦作“ 智惛 ”。神智迷乱;胡涂。《淮南子·齐俗训》:“水击则波兴,气乱则智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幽明诡性,令智惛兮。” 唐 皎然 《禅诗》:“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

乾隆名句,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