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但见洪流巨浸浡潏荡汩,播元气而回阴阳

但见洪流巨浸浡潏荡汩,播元气而回阴阳

王立道沧海篇赠陆原仲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立道的《沧海篇赠陆原仲》

全文:
吁嗟乎,青齐之土,画海为疆。
海之大兮吾不知其几千万里,东西南北之相望。
但见洪流巨浸浡潏荡汩,播元气而回阴阳
白日含光动碣石,玄云散影翳扶桑。
六鳌燬骨,三山渺茫。
金宫瑶殿不可睹,惟有蜃楼龙室恍惚开中央。
长鲸横驱鳣鲔尽,赤螭翠虬纷腾骧。
裸身穷发,一岛万里,累累焉若阜垤之丽太行。
吁嗟乎,海之大兮涵穹苍。
游波狂骇倾地轴,天吴海若俱迷方。
吞江茹湖,日月翕张。
神怪踯躅,潢污混藏。
岂比夫台骀河伯守细流与勺水,委琐局蹐徒惴汗于望洋。
我将东游历东极,乘涛鼓翼凌天梁。
天梁偃蹇不可涉,苍龙失驭中彷徨。
道逢豪士东吴子,飘然霞袂青霓裳。
广颐丰下倚长剑,徒步直拟窥东皇。
探虚拊危意未息,慷慨似恨河无航。
愧余归来不能将,陆离剑佩空文章。
异时期子游八荒,翩翩并跨丹凤凰,沧溟咫尺回天翔。

王立道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洪流

(1) 巨大的水流

(2) 像巨大的水流一样的力量

时代的洪流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 鬲津 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唐 卫次公 《渭水贯都赋》:“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 长江 巨浸,瀰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 清 黄景仁 《望泗州旧城》诗:“ 泗 淮 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

(2).大水。指大海。 唐 许彬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诗:“不易识 蓬瀛 ,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 太湖 ﹞虽北压 扬子江 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第四章:“倘无罗经以定方向,则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顾无涯,谁敢冒险远离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呜呼!巨浸、大疫,杀*人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 大梁 水后, 西亭 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泽。《宋史·食货志上一》:“ 太湖 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蟾蜍》:“ 嘉庆 己卯八月, 河 决, 开封 兰阳 一带皆成巨浸。”

浡潏

(1).水沸涌貌。引申指动乱。《文选·木华<海赋>》:“天纲浡潏,为凋为瘵。” 李善 注:“浡潏,沸涌貌。 桓子 《新论》曰:‘ 夏禹 之时,鸿水浡潏。’” 唐 萧昕 《洛出书》诗:“海内昔凋瘵,天纲斯浡潏。”浡,一本作“ 渤 ”。

(2).形容形势或人的情绪高涨。 汪东 《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观上所述,民怕浡潏,不可干犯。”

荡汩

迅疾流动。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羈束。” 明 刘基 《送胡季瑊平江监仓》诗:“君不见 棠谿 沙中金……衝波荡汩入坎窞。” 清 赵翼 《黔中牟珠洞》诗:“始知龙汉劫前旧人物,水火风轮相荡汩。”

元气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王立道名句,沧海篇赠陆原仲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王立道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