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利令其智昏,抑亦良心丧

利令其智昏,抑亦良心丧

乾隆言志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言志》

全文:
甘省捐监蠹,始自王亶望。
木偶视督臣,一气通下上。
定议收本色,贮仓资赈放。
墨吏收折色,欲壑饕无量。
报部仍本色,公然行诈诳。
何能终久瞒,水落石出状。
利令其智昏,抑亦良心丧
此而逭抵法,弊吏将何尚。
冒赈兼剥民,自取罪应偿。
然予虑因咽,废食益非当。
明道语晦叔,谠言恒所仰。
宁受百人欺,好贤心莫旷。
吾以用之赈,宁滥毋遗宕。
诚恐觊觎者,谓吾靳赈饷。
巧吏何弗为,恤民事胥忘。
弊不可不惩,即此恐招谤。
吾如有所吝,全蠲赋三贶。
万民被岂虚,万世传宁妄。
是用布赤心,言志期共谅。
嗟乎为君难,展转增惆怅。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智昏

亦作“ 智惛 ”。神智迷乱;胡涂。《淮南子·齐俗训》:“水击则波兴,气乱则智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幽明诡性,令智惛兮。” 唐 皎然 《禅诗》:“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

抑亦

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也许”、“或许”

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良心

(1) 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

(2) 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乾隆名句,言志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