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桃源耕者原文 诗词名句

桃源耕者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桃源耕者原文

桃源耕者存古风,千亩合作众力攻。

彼此借助相通融,不劳长官频课农。

鸣锣呼召群来从,闾阎亲睦和气浓。

渡河经川舟可通,阅堤策骑欣初逢。

两浙三吴回忆中,山容水态春翘红。

不无寄兴吟题重,未若兹者惬予衷。

不知有汉敦厖崇,泉明记岂徒凿空。

寰宇如是信大公,垂裳南面正已恭。

但思民欲难强同,力田任恤俗化隆,为尔更切祈年丰。

诗词问答

问:桃源耕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桃源耕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七

参考注释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古风

(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2)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千亩

春秋 时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县 南。《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亩 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 杜预 注:“ 西河 介休县 南有地名 千亩 。”《国语·周语上》:“三十九年,战於 千亩 ,王师败绩於 姜氏 之 戎 。”一说 千亩 之地有二:一为 周 地,见《国语·周语上》;一为 晋 地,见《史记·晋世家》。参阅 清 齐召南 《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

合作

(1)

(2) 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联合作战或操作

他们两人合作写剧本

(3) 给敌人帮助,通常指自愿如此

与敌人合作

众力

(1).众人之力。《书·汤誓》:“ 夏王 率遏众力,率割 夏 邑。”《管子·君臣下》:“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 唐 杜甫 《石犀行》:“修筑隄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元 方回 《秋大热上七里滩》诗:“一檣合众力,至数十辈俱。”

(2).特指兵力。《南史·张畅传》:“ 彭城 众力虽多,军食不足。”《宋书·殷孝祖传》:“时普天同逆……咸欲奔散。 孝祖 忽至,众力不少,并傖 楚 壮士,人情於是大安。”

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借助

凭借别人或事的帮助以达到目的

寡君是以愿借助焉。——《左传·襄公四年》

借助他的指导,我才自修完了大学课程

通融

(1) 破例迁就;给方便于人

他会通融你的

(2) 指短时借钱

通融我一百元如何

长官

旧指地位高的官吏,也泛指官吏

课农

(1).督责务农。《魏书·太祖纪》:“ 登国 元年……二月,幸 定襄 之 盛乐 。息众课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汤潜菴 巡抚 江苏 ,《出郭》云:‘按部雨餘香稻熟,课农花发晓云轻。’人言公理学名儒,何诗之清婉也?”

(2).学习务农。 明 徐光启 《先考事略》:“尝业贾,不肯屑瑟计会,復谢去,间课农学圃自给。”

鸣锣

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元史·刑法志四》:“诸军官鳩财聚众,张设仪卫,鸣锣击鼓,迎赛神社,以为民倡者,笞五十七。” 郭灿东 《黄巢》第三章七:“ 王处存 便命鸣锣收军。”

呼召

呼唤;召唤。《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袁本初 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差除》:“欲见宰直者,具名刺门状……候呼召随引参见。”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比着他有使命向门前呼召,諕的早吃丕丕的胆颤心摇。” 巴金 《秋》二十:“那是一种呼召,一种鼓舞。”

闾阎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亲睦

亲厚和睦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渡河

通过江河

经川

流动不息的河川。《管子·地图》:“名山通谷经川。”《汉书·晁错传》:“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 颜师古 注:“经川,常流之水也。”

两浙

亦作“ 两淛 ”。 浙东 和 浙西 的合称。(1) 唐 肃宗 时析 江南东道 为 浙江东路 和 浙江西路 , 钱塘江 以南简称 浙东 、以北简称 浙西 。 宋 代有 两浙路 。地辖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 两浙 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三年十一月﹞己亥,禁 两浙 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 两浙 钱王 子, 吴 越 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至正 末年, 张士诚 气概弄得大了,自 江 南 江 北、 三吴 、 两淛 直拓至 两广 益州 ,尽归掌握。”(2)今 浙江省 以 富春江 等为界分为 浙东 、 浙西 。 两浙 指 浙江省 。 郁达夫 《两浙漫游后记》:“统观 两浙 的山,当以自 黄山 西来的 昱岭山脉 莫干山脉 天目山脉 为主峰。”

吴回

传说中的人名。即 祝融 。一说 祝融 之弟, 帝喾 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 吴回 ,奇左,是无右臂。” 郭璞 注:“ 吴回 , 祝融 弟,亦为火正也。”《吕氏春秋·孟夏》“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前驱 吴回 后炎星,絳旂丹轂朱冠裳。” 章炳麟 《訄书·尊史》:“ 老童 之子,实曰 吴回 ,斯 祝融 矣。”参阅《史记·楚世家》。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

水态

犹言水上景色。 唐 苏颋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诗:“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清 何绍基 《别济南》诗之二:“水态山容似客忙,谁从渔父问行藏。”

春翘

指春日茂盛的花木。《文选·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李善 注:“翘,茂盛貌。” 明 杨慎 《春江曲》:“时女翫春翘,新梅发远条。”

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寄兴

(1).犹兴寄。指文艺作品的深刻寓意。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得 杜甫 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始病 沉 宋 之不存寄兴,而讶 子昂 之未暇旁备矣。”

(2).寄寓情趣。 宋 刘过 《贺新郎》词:“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寄兴、焦琴紈扇。”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叙别》:“因此陶情诗酒,寄兴烟霞。”

若兹

如此。《书·大禹谟》:“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雄图悵若兹,茂宰深遐睠。”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有汉

指 汉 代。有,助词。 汉 韦孟 《讽谏》诗:“於赫 有汉 ,四方是征。”《后汉书·东夷传赞》:“ 嬴 末纷乱, 燕 人违难,杂华浇本,遂通 有汉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至 有汉 ,运接燔书, 高祖 尚武,戏儒简学。”

敦厖

亦作“ 敦庬 ”。1.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 杜预 注:“敦,厚也;厖,大也。” 孔颖达 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 宋 黄庭坚 《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

(2).敦厚。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泉明

指 晋 陶渊明 。 渊明 为 彭泽 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唐 李白 《送韩侍御之广德》诗:“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 王琦 注:“《野客丛书》:‘《海録碎事》谓 渊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诗多用之。不知称 渊明 为 泉明 者,盖避 唐高祖 讳耳。犹 杨渊 之称 杨泉 ,非一字 泉明 也。’《齐东野语》:‘ 高祖 讳 渊 ,渊字尽改为泉。’”

岂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凿空

空,谓孔道,引申为道路。开通道路

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 张骞凿空。——《史记·大宛陈列传》

寰宇

寰球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大公

(1).谓以天下为公。 汉 刘向 《说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尧 是也……得 舜 而传之,不私於其子孙也。”

(2).极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徽宗 尝对辅臣语及 元祐 、 绍圣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吾道贵大公,片言折邪妄。” 邹韬奋 茅盾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深望领导抗战之领袖与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决然,当机立断。”

即 太公望 ( 吕尚 )。辅佐 武王 灭 商 有功,封于 齐 。《左传·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 刘文淇 疏证:“ 太公 ,谓 吕尚 也…… 梁履绳 曰:‘始封之君,子孙尊为太公。《齐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称 田和 为太公,是也。’”

垂裳

见“ 垂衣裳 ”。

南面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民欲

民众的欲望。《书·泰誓上》:“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吕氏春秋·达郁》:“民欲不达,此国之鬱也。”

力田

(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 唐 司马扎 《卖花者》诗:“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今诚兴水利,教民力田,则西北可復为财赋之藪矣。” 易宗夔 《新世说·雅量》:“ 徐竹逸 与弟 竹虚 独守敝庐,昼则力田,夜不废读,儼如太平之世。”

(2).古时乡官名。 汉 置。《汉书·文帝纪》:“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子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 。” 李贤 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乡官之名。” 宋 苏轼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之二:“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任恤

见“ 任恤 ”。

亦作“ 任卹 ”。谓诚信并给人以帮助同情。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郑玄 注:“任,信於友道。恤,振忧贫者。”又《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 清 曾国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自余远游以来,每归故里,气象一变,田宅易主,生计各蹙,任恤之风日薄。” 章炳麟 《印度中兴之望》:“予虽非神明如蓍蔡,固知精勤任卹者必兴,而惰废凉薄者必败。”

俗化

(1).习俗教化。《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 ,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2).通俗化。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为尔

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祈年

向神灵祈求丰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高斯得,朝代: 宋代
    我於咸淳际,偶读绍符编。昏气塞宇宙,临文深慨然。孽惇暴於虎,泰陵度如天。惇言一脱口,辄奉以周旋。啸呼尽顽凶,排斥咸忠贤。意偏覆辙蹈,时移善政还。济恶蔡元度,推波曾子宣。纪纲耳目地,悉地私人专。其间如商英,牙吻尤呀然。神灵不可测,党人得生全。矧乃崇观后,於邑更堪言。孝弟尧舜道,祸反阶中天。圣经岂误人,无乃说用燕。孤臣泪迸血,后来其监旃。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睡起东窗照眼明,朝阳烂熳作新晴。已闻雨断空阶滴,更觉风从细葛生。蛱蝶飞来停酒榼,石榴飘落糁棋枰。四时好处闲方觉,不枉今年住锦城。
  • 作者: 黄樵仲,朝代: 宋代
    俸薄俭亦足,官卑清自尊。
  • 作者: 何湛然,朝代: 明代

    长日蝉声嘒嘒来,南风徐度水潆洄。

    数声仙梵云中起,人在清凉宝月台。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清时无路取封侯,病卧牛衣已数秋。日月不胶时易失,感今怀昔使人愁。
  • 作者: 李白,朝代: 唐代
    标签: 女子抒情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 作者: 薛嵎,朝代: 宋代
    每恨世交薄,相期情最深。秋风一回首,明月两关心。鹤病难为药,砂顽不化金。余生百计拙,耐可事清吟。
  • 作者: 郑獬,朝代: 宋代
    草头烟霏霏,草影摇斜晖。残花犹缀枝,故人何日归。不惜残花飞,惟惜故人稀。酒到君莫辞,淋漓从满衣。
  • 作者: 汪元量,朝代: 宋代
    汉儿辫发笼氈笠,日暮黄金台上立。臂鹰解带忽放飞,一行塞雁南征急。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苑路黄黄隔翠霏,三眠初熟倚春晖。枝枝柔曼皆堪爱,不分羌人拗折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