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上清辞五首原文 诗词名句

上清辞五首

作者:李九龄 朝代:唐代

上清辞五首原文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上清仙路有丹梯,影响行人到即迷。
不会无端个渔父,阿谁教入武陵溪。
本来方朔是真仙,偶别丹台未得还。
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间。
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
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诗词问答

问:上清辞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李九龄
问:上清辞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上清辞五首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九龄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九龄名句大全

李九龄上清辞五首书法欣赏

李九龄上清辞五首书法作品欣赏
上清辞五首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730-1

参考注释

浮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汗漫

(1).广大,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诱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 晋 张协 《七命》:“过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迹。”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卢遨 游太清。”

(3).漫无标准;不着边际。《新唐书·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捨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金史·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詔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説,莫能详尽。” 明 胡道 《<归田诗话>序》:“﹝ 瞿佑 ﹞著《诗话》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扬可法之旨,非汗漫无稽之词。” 鲁迅 《热风·估<学衡>》:“所以‘弁言’就是序,异于‘杂志迩例’的宣言,并为一谈,太汗漫了。”

(4).形容漫游之远。 唐 陈陶 《谪仙吟赠赵道士》:“汗漫东游黄鹤雏, 縉云 仙子住清都。” 明 张煌言 《冬怀》诗之八:“万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长剑总蹣跚。”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顾种树又无其资,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达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蛰居了几天,我就开始作汗漫的闲行。”参见“ 汗漫游 ”。

紫皇

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 太皇 、 紫皇 、 玉皇 。”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载玉女,过 紫皇 , 紫皇 乃赐白兔所擣之药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四》:“ 紫皇 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高宴

见“ 高宴 ”。

亦作“ 高讌 ”。盛大的宴会。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充待詔于 金马 ,奉高宴于 柏梁 。”《隋书·音乐志下》:“载择良辰,式陈高宴。”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高讌陈诗 铜雀台 , 子桓 兄弟不须猜;胡牀粉髻天人语,独有 思王 八斗才。”

五云楼

指豪华富丽的楼阁。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想你也梦不到翔龙飞凤五云楼,心则在鸣鸡吠犬三家店。”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吹散

(1).吹之使散开。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虎 於 太极殿 前起楼,高四十丈……时亢旱,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於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 宋 苏轼 《六月七日》诗:“电眸虎齿霹靂舌,为余吹散千峰云。” 茅盾 《锻炼》十二:“东北风吹散了满天的浮云。”

(2).犹拆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你自私受软口汤,到来吹散我们,我们自有説话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真如镇典铺来信一》:“﹝城内穷民﹞刻下恐破城之后玉石不分,为贼尽力把守,未能速灭。倘得吹散此辈,然后攻城为容易。”

(3).谓消弭事端。《快心编一集》第一回:“我不是与 郝 家有甚亲故替他吹散,实是为你计算。”

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绝尘

超绝尘路,即与人世隔绝

许由务光非绝尘也。—— 清· 黄宗羲《原君》

碧桃

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东皇

(1).指天神 东皇太一 。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秉玉朝羣帝,樽桂迎 东皇 。”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俗尚 东皇 祀,謡传 义帝 寃。” 元 陈樵 《碧落洞》诗:“杖头化作光明烛,愿逐 东皇 下九垓。”参见“ 东皇太一 ”。

(2).指司春之神。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 东皇 去后韶华在,老圃寒香别有秋。”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长信昨来看,忆共 东皇 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春闺四咏》曲:“愁他春尽问 东皇 ,为甚不住些儿去得忙。” 郁达夫 《除夜奉怀》诗:“明朝欲向空山遁,为恐 东皇 笑我痴。”

近日

近来;刚过去的数日内

近日士大夫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游宴

同“ 游宴 ”。嬉游宴饮。《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讌,事不可听。”《晋书·刘粲载记》:“ 粲 荒耽酒色,游讌后庭。”参见“ 游宴 ”、“ 游醼 ”。

(1).游乐。《汉书·张安世传》:“ 鸿嘉 中,上欲遵 武帝 故事,与近臣游宴。”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鬱蒸。”

(2).交游宴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 南京 礼部堂属,俱轮教坊值茶,无论私寓游宴,日日皆然。”《文汇报》1986.10.8:“抗战胜利后,他曾出资办过书店和印刷厂,又恢复了《论语》周刊,可惜都没有认真从事,而把大部分时间、精力耗费在游宴上。”

亦作“ 游燕 ”。亦作“ 游讌 ”。游乐宴饮。《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恤民灾害,不遑游宴。”《晋书·外戚传·羊琇》:“又喜游讌,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世说新语·雅量》“ 戴公 从东出, 谢太傅 往看之”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晋安帝纪》:“﹝ 戴逵 ﹞性甚快畅,泰於娱生,好鼓琴,善属文,尤乐游燕,多与高门风流者游。”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方今在朝廷者,多以游讌娱乐为事。” 宋 苏舜钦 《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诗:“何如轻舟早还家,日对白云奉游宴。” 明 何景明 《白菊赋》:“指孤芳而缔好,创游燕以为嬉。” 清 柳树芳 《大水行》:“珍穷水陆恣游讌,乐酣歌舞起楼臺。” 王国维 《观堂集林·太史公行年考》:“ 武帝 游宴后庭,始用宦官,非古制也。”

见“ 游宴 ”。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上清

(1).上天;天空。《汉书·扬雄传下》“不能撠胶葛” 唐 颜师古 注:“胶葛,上清之气也。” 唐 齐己 《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2).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 、 上清 、 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 、 禹餘天 、 大赤天 是也…… 灵宝君 治在 上清境 ,即 禹餘天 也。”《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兰公 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无飢,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昇上清也。”

(3).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唐 白居易 《酬赠李炼师见招》诗:“几年司諫直 承明 ,今日求真礼上清。” 明 朱权 《荆钗记·荐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诚,亡妻滞水滨,愿神魂得上升。”

(4). 唐 柳珵 《上清传》云,丞相 窦参 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 上清 入宫为婢,为之辩白, 上清 后果入宫,向 德宗 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通雅·称谓》:“婢亦谓之上清。 柳珵 《上清传》, 温公 《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仙路

(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 唐 沉佺期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輦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丹梯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黄节 注:“丹梯,丹墀也。” 唐 许浑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官满定知归未得,九重霄汉有丹梯。”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之二:“中郎餘庆传 羊 傅,暂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文选·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谓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诗:“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吕延济 曰:“丹梯,谓山高峯入云霞处。” 唐 欧阳詹 《送闻上人游嵩山》诗:“丹梯石磴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3).指寻仙访道之路。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 金陵 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鸿宝寧全秘,丹梯庶可凌。” 邵宝之 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旧唐书·武宗纪》:“志欲矫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蜡屐》诗:“万钱收锦檿,五岳遍丹梯。”

影响

(1)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声。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邮传,捷如影响

(3) 影子和声响。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西游记》

(4) 音信,消息

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轮廓

知些影响

(6) 根据

无影响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不会

(1).不领会;不知道。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臣若苟务文章,广徵经典,非唯将吏不会,亦恐 弘正 未详。”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门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 毛 *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

(3).谓不以时朝见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责 尉迟恭 以 汉高 故事,或如 汉文 之责 吴 不会而赐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无端

(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阿谁

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空教 陆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武陵溪

见“ 武陵源 ”。

来方

(1).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诗·小雅·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騂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郑玄 笺:“ 成王 之来,则又禋祀四方之神。” 高亨 注:“来方,来祭四方之神。”

(2).来源。《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为盗的,都从好酒 * 两件上起。他喫溜了口,没处来方,见了大锭银子,又且手边方便,如何不爱?”

真仙

仙人。《旧唐书·裴潾传》:“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一:“ 鬼谷先生 者,古之真仙也。”《云笈七籤》卷一○六:“或有拜謁者,真仙弥日盈座。” 宋 洪迈 《鬼国记》:“真仙邀迎国母,请赴琼室。”

丹台

(1).道教指神仙的居处。《艺文类聚》卷七八引《真人周君传》:“子名在丹臺玉室之中,何忧不仙?” 唐 白居易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诗:“君看名在丹臺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贫道德传於世,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登仙得道,名记丹臺,方得成道。”

(2).指 吕洞宾 炼丹台。在今 杭州 北高峰 南。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西湖纪游诗》:“更矜腰脚健,直躡 丹臺 巔。”

(3).《史记·货殖列传》载, 秦 时,蜀寡妇 清 守先人丹砂矿穴,擅其利而显富, 秦始皇 许为贞妇而客遇之,为筑 女怀清台 。后以“丹台”为寡妇而富有资产的典故。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夫人狥 黔娄 之贞,闕丹臺之产。孀居永日,蓬首终年。”

(4).红色的楼台。 唐 沉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诗:“春风摇碧树,秋雾卷丹臺。”

(5).指古代帝王为功臣绘制画象的台阁。 汉 有 云台 , 唐 有 凌烟阁 。《封神演义》第七九回:“青史标名真义士,丹臺像列是纯良。”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天官

(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诸选,条目猥多,法例参错,吏姦深远。”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廼復试於天官,去取加详焉。”

(2).借指吏部尚书。 清 戴名世 《答赵少宰书》:“而足下出持节鉞,入贰天官。”评剧《铡阁老》第十一场:“老夫不敢,还是天官大人先行。”

(3).泛指百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汉书·李寻传》:“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王先谦 补注:“天工人代,故官曰天官。”《文选·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百官小吏曰天官。’”

(4).指官职。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久穷天官,每慙尸素。”

(5).天文;天象。《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学天官於 唐都 。”《史记》有《天官书》, 司马贞 索隐:“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后汉书·崔瑗传》:“ 瑗 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唐 王维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动将星, 汉 地柳条青。”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画》诗:“天官乘车建朱旗,赤旛前亚风卷披。”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小圣,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参见“ 天官赐福 ”。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册一卷。”

(8).指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荀子·正名》:“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 杨倞 注:“天官,耳、目、鼻、口、心、体也。谓之官,言各有所司主也。”

玉都

(1).道教称天帝的居所。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六七:“羽化自应无鬼録,玉都长是有仙名。” 唐 李九龄 《上清辞》之五:“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

(2).道教语。指身躯。《黄庭内景经·肺之章》:“闭塞命门保玉都。” 梁丘子 注:“身为玉都,神聚其所,犹都邑也。”

(3).京城。 宋 向子諲 《丑奴儿·宣和辛丑》词:“天教红药来驂乘,桃李先驱,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亲授

(1).亲手授受。《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亲授。”《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文姬 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男女无别者为魔,男女不亲授者为明教。”

(2).亲自教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诗》有讽刺之辞……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灵符

有神力的符箓(迷信)

个个

(1)

(2) 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

个个战士都很勇敢

(3) 每一和任一

(4) 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个个班组都不示弱

相问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世风

社会风气

世风不古

世风日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霜重日华明,鸣梢过遂城。

    寒村烟霭合,野景画图横。

    民气虽非馑,秋收底觉盈。

    劳劳常廑念,米价几时平。

  • 作者:孟郊,朝代:唐代
    标签:写人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 作者:葛天民,朝代:宋代
    向晚一鸠鸣,道人春睡足。无处写幽怀,巡桅数修竹。
  • 作者:释宇昭,朝代:宋代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 作者:李弥逊,朝代:宋代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渥丹枫凋零,浓黛柏幽独。畦稻晚已黄,陂草秋重绿。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落帆金碧溪,嘶马锦绣谷。世界真庄严,造物极不俗。向非来远游,那有此奇瞩!
  • 作者:王同祖,朝代:宋代

    一帘疏雨细于尘。春寒愁 * 。桐花庭守近清明。新烟浮旧城。
    寻蝶梦,怯莺声。柳丝如妾情。丙丁贴子画教成。妆台求晚晴。

  • 作者:舒岳祥,朝代:宋代
    日暮空归里,时艰未到家。稼收迁野鼠,柿熟乱慈鸦。冬暖生芦笋,人閒对菊花。亡书何处补,无用自咨嗟。
  • 作者:僧家奴,朝代:元代

    波摇海日添诗兴,座引天风吹酒醒。

  • 作者:李时勉,朝代:明代

    飞来白鹭傍红莲,宛在华峰玉井边。

    亦有花开逾十丈,可应得见藕如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