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闻蛩原文 诗词名句

闻蛩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闻蛩原文

银河澹碧空,疏梧漏蟾色。

枕箪凄以清,渐长夜可惜。

竹风拂帷端,萤光流牖隙。

嗟哉胡为来,露丛传唧唧。

秋声率易感,此声感尤极。

万物争其时,藉令寂岂得。

反侧不成眠,往事历堪忆。

予本多恨人,悲秋每怆恻。

无端锦衾宵,闻蛩常太息。

问予叹何为,对云非所识。

那因偶触绪,竟似兆今夕。

懭悢曷有涯,独旦听漏刻。

吟虫浑不知,花间响更力。

诗词问答

问:闻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闻蛩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

参考注释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碧空

蔚蓝色的天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长夜

(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竹风

竹间之风。 唐 杜甫 《远游》诗:“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南唐 冯延巳 《归自谣》词之一:“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宋 苏轼 《西斋》诗:“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萤光

(1).萤火虫发出的光。 唐 韦承庆 《直中书省》诗:“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宋 徐照 《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诗:“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於柳堤蓼渚间。”

(2).借指磷光。 李瑛 《钻石》诗:“钻石的河,钻石的山,月光下,到处闪着萤光的幽蓝。”

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唧唧

形容虫叫声、叹息声等

虫声唧唧

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率易

(1).率直平易。《世说新语·德行》“宜夺 殷顗 南蛮 以自树”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顗 亦以率易才悟著称。”《陈书·孙瑒传》:“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2).轻率,随便。 唐 司空图 《上谯公书》:“抑自古钓奇而售跡者,既多以分蹇,动无所合,且实必俟临机,方见其万一,非敢率易,併黷尊威。” 宋 苏轼 《与萧朝奉书》:“少事輒冒闻,幸恕率易。” 明 李贽 《自赞》:“其词鄙俗,其心狂痴,其行率易。”

(3).浅显易懂。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而出之委曲。”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白乐天 诗,能道尽古今道理,人以率易少之。”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其时

(1).那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 白敏中 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藉令

假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且奏贼初无此言,是必怨讎者为之,藉令有之,若以一卒之故,断都转运使头,此后政令何由得行?” 宋 王安石 《上欧阳永叔书》:“藉令朝廷怜閔,不及一年,即与之外任,则人之多言,亦甚可畏。” 明 唐顺之 《答王南江提学书》:“藉令有人焉,始不悟而今也悟,则自今日无一物不可少者。”

岂得

犹怎能,怎可。《后汉书·孔融传》:“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脇为辞。”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十二:“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羣?”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盗剽夺行之,岂得以败亡为戏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维正之供,至欲藉势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绳以严刑,岂得为过。”

反侧

(1).翻来复去,转动身体。《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汉 王粲 《登楼赋》:“夜参半而不寐兮,悵盘桓以反侧。” 唐 杜甫 《彭衙行》:“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王子》:“长史惊而寤,阴异之,叹息不能復寐,反侧达旦。”

(2).反复无常。《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天问》:“天命反侧,反罚何佑?” 朱熹 集注:“反侧,言无常也。”

(3).不安分,不顺服。《荀子·王制》:“故姦言、姦説、姦事、姦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 王先谦 集解:“反侧之民,不安之民也。”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或收市重寳,逃入反侧之地,以资寇盗。”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内消反侧,外絶覬覦,远近晏然。” 孙中山 《 *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邓本殷 等负隅于南路, 杨希闽 、 刘震寰 等,更反侧于肘腋之下。”

(4).惶恐不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王含 作 庐江郡 ,贪浊狼籍。 王敦 护其兄,故於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 庐江 人士咸称之。’时 何充 为 敦 主簿,在坐,正色曰:‘ 充 即 庐江 人,所闻异於此。’ 敦 默然,旁人为之反侧, 充 晏然神意自若。”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选择,出则被使漕运,而金穀之事,某生平所不习,此所以蒙恩反侧而不敢冒也。”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恨人

(1).失意抱恨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於是僕本恨人,心惊不已。”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长安看花记》:“僕本恨人,强为排遣,飞鸿踏雪,动留爪痕。”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我们更不要借了‘天下无公理,无人道’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

(2).令人感到可恨。《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谁知道往常天明的很快,今儿要他天明,越看那窗户越不亮,真是恨人!”

悲秋

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闲庭欹枕正悲秋。——刘兼诗

怆恻

悲痛。 晋 潘岳 《寡妇赋》:“思缠緜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愴惻。” 唐 戴叔伦 《崇德道中》诗:“关山明月到,愴惻十年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今对履思容,实所愴惻。”

无端

(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锦衾

锦缎的被子。《诗·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明 刘基 《楚妃叹》诗:“锦衾一夕梦行云,万户千门冷如水。”

太息

(1)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所识

相识。亦指相识的人。《礼记·檀弓上》:“有殯……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触绪

触动心绪。 唐 令狐楚 《为楼烦监杨大夫请朝觐表》:“臣闻心孤者触绪而悲,意切者发言皆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触绪以兴愴兮,重閟咽而抑伤。” 清 钱之青 《风阻岳州》诗:“昔贤临望处,触绪感怀多。”

今夕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懭悢

失意怅惘。《楚辞·九辩》:“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洪兴祖 补注:“懭悢,不得志。” 汉 刘向 《九叹·惜贤》:“心懭悢以寃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有涯

有边际,有限。《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赞曰: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前蜀 韦庄 《关山》诗:“危时祗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周实 《中秋偕棠隐对月》诗:“我生原有涯,竟住穷愁窟。”

漏刻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2).顷刻。《汉书·王莽传中》:“捕斩虏 騶 ,平定东域,虏 知 殄灭,在于漏刻。”《资治通鉴·汉王莽地皇二年》:“ 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胡三省 注:“言得罪於天,死在须臾。”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丁亥岁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

(3).借指时间。 唐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 沧州 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吟虫

善鸣的虫。 南朝 梁简文帝 《秋闺夜思》诗:“逈月临窗度,吟虫绕砌鸣。”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味道,朝代: 唐代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駸駸。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 作者: 曾季貍,朝代: 宋代
    桃李艳阳态,笑我不入时。松竹贫贱交,却是同襟期。
  • 作者: 李新,朝代: 宋代
    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
  • 作者: 张栻,朝代: 宋代
    幽谷竹成阴,悬流着石清。不妨风月夕,来此听琮琤。
  • 作者: 文同,朝代: 宋代
    寒鸠劬劬屋上鸣,欲使此雨何时晴。山中有客抱幽郁,日日起望东方明。今朝晚霞发光焰,喜极再拜当西楹。须臾云阴又蒙没,遣我涕泪流沾缨。
  • 作者: 张仲深,朝代: 元代

    混沌夜凿玄黄剖,书契创录垂不朽。

    谁将汗简编湘云,渥漆濡丹示悠久。

    苍颉馀制见鸟迹,孔壁遗形有蝌蚪。

    篆籀孰启冰斯先,分隶每变钟王后。

    后来众体多纷更,幻若浮云化苍狗。

    徐君适生千载下,体法潜心希八九。

    妙知化与心神融,造化无端落吾手。

    俨如泰否通往来,解使阴阳成杂揉。

    江南此艺虽云多,探赜钩玄只君有。

    方今四海洽文化,儗作般那颂元后。

    摩崖秦岭空峥嵘,妙手须君镌岣嵝。

  • 作者: 朱同,朝代: 明代

    夜发新城望浙城,好风吹送片帆轻。

    一丸皓月天心小,万里沧江镜面平。

    白浪总催前后事,青山不尽古今情。

    重来十载登临地,何处故人同眼明。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浥露含风匝树开,呼童净扫架边苔。湘红染就高张起,蜀锦机成乍剪来。公子但贪桃夹道,贵人自爱药翻阶。宁知野老茅茨下,亦有繁英送一杯。
  • 作者: 王心敬,朝代: 清代

    坐久林风发,翩翩吹予袂。

    悠然有会心,乃在山东际。

    陟岫望邹鲁,渺渺目难继。

    岂必道远长,哲人早已憩。

    徘徊歧路侧,日午阴未霁。

    浩歌泪盈把,寸心将何寄。

    归来濯玉女,天空白日丽。

  • 作者: 宋白,朝代: 宋代
    谁将枝叶染还裁,却使馨香次第来。春柄定教三月主,天心合与一齐开。如何零露方滋菊,岂得东风不为梅。低蹙艳容愁似语,也疑由命不由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