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寄苏见江原文 诗词名句

寄苏见江

作者: 李秉同朝代: 明代

寄苏见江原文

握手仙台几度春,别来消息两无闻。

酌高楼月偏怜我,咏入霜丛却忆君。

薇署绩光西汉传,衡门踪谢北山文。

赤冈黄岭元同脉,莫惜新裁寄白云。

诗词问答

问:寄苏见江的作者是谁?答:李秉同
问:寄苏见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苏见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秉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秉同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参考注释

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仙台

《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司马彪 《续汉官志》:“尚书省在 神仙门 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臺”。 南朝 梁 王筠 《和刘尚书诗》:“客馆动秋光,仙臺起寒雾。” 唐 王勃 《上许左丞启》:“守愚空谷,歛迹仙臺。”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无闻

(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偏怜

特别宠爱。 唐 元稹 《遣悲怀》诗之一:“ 谢公 最小偏怜女,嫁与 黔娄 百事乖。”《辽史·皇子表》:“谚曰:‘偏怜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 冰心 《南归》:“我的最小偏怜的海上飘泊的弟弟!”

霜丛

经霜的草木。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宋 苏轼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黄薑收土芋,苍耳斫霜丛。” 宋 黄庭坚 《种决明》诗:“霜丛风雨餘,簸簸场功毕。”

西汉

(1) 中国于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的朝代,为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亦称“前汉”

(2) 天河。即银河

月还西汉,霞临东沼。——王勃《七日赋》

北山文

《北山移文》的省称。 唐 白居易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诗:“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 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诗:“早投南郭隐,不待《北山文》。” 清 方文 《中秋》诗:“故园归未得,长愧《北山文》。”参见“ 北山 ”。

同脉

同一宗派。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王国泰 者……於 李永贞 为同脉。”

新裁

(1).新的设计、筹划。多指诗文、工艺的构思。 唐 贾岛 《雪》诗:“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清 费经虞 《定军山下村居》诗:“观物未能忘旧事,避人稍欲著新裁。” 鲁迅 《<北平笺谱>广告》:“近来用毛笔作书者少,制笺业意在迎合,輒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

(2).新体裁;新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释通》:“何谓仍原题?诸史异同,各为品目,作者不为更定,自就新裁。”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夏木皆秀茂,小园交茂林。巢成雏欲出,上下鸣时禽。中有支离翁,行憩佳树阴。好风为我来,萧然散烦襟。物化日迁逝,客居何滞淫。亏行天有数,隐显我无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岁一登一什留,两年两咏两篇收。

    孙庚祖识同辛卯,祖泽孙钦此豫游。

    较雨量晴度累月,慰过愁逭近中秋。

    匡床小坐把吟笔,问汝山亭可共不。

  • 作者: 刘黻,朝代: 宋代
    饥肠数日吼,往往茄苋争。幽人盼寂寥,饷我慈竹萌。斑斑未离绷,白下莫与京。寒泉煮青茆,手调玉版羹。招僧招不来,贳洒乃独烹。茄苋避三舍,纸帐午梦宁。
  • 作者: 敦煌曲子,朝代: 唐代

    三十精通 * 全。

    四时无暇复无眠。

    有心直拟翻龙藏,岂肯因循过百年。

  • 作者: 章甫,朝代: 宋代
    君不闻蓟孝廉,日饭二十家。一朝拂袖去京国,追之不可空咨嗟。又不闻宾头卢,应供四天下。神通妙用固非难,中有巍然不动者。今年有客来荆州,半世生涯一敝裘。仙凤道骨媿二士,诸公亦许相追游。迩来传食初无问,醉饱无劳主人劝。绝胜诗人杜拾遗,所历诸家才一饭。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謥洞入黄泉。

  • 作者: 沈佺期,朝代: 唐代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 作者: 黄庚,朝代: 宋代
    柴门闲掩书,云护竹窗深。茂草多生意,枯松见古心。有书消白日,无术化黄金。客问生涯事,长年只苦吟。
  • 作者: 李复,朝代: 宋代
    闰余随腊报迎春,便觉勾芒令有神。流转光阴频著物,峥嵘岁序苦惊人。花装宝蜡余枝弱,菜点凋盘小绿匀。从此试听枝上鸟,渐传芳信语言新。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山似淮南秀,人歌丛桂篇。

    莫论今与昔,异代总登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