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如:李,查询百家姓
首页>> 百家姓>> 博百家姓介绍
博[博,读音作bó(ㄅㄛˊ)]

一.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中期郜国人孙阳,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据典籍《韵会》、《广韵》等 记载:“古有博劳,善相马。”
博劳,就是古代 著名的相马师 伯乐。在典籍《韩诗外传》中记载:“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清朝学者周廷寀 特别加注:“伯读曰博, <广韵> 以伯乐为博劳,云古有博劳,善相马也。”
伯乐, 公元前680~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人(今山东成武)。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 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 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 经验总结写成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 著作《伯乐相马经》,由于他对马的 研究 非常 出色,人们便 逐渐 忘记了他本来的 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延续到现在。
在古代,“伯”、“博”二字可通假,因此在伯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伯氏、博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之邑博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典籍《韵会》记载:“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
齐国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古称临淄,包括古营丘即今临淄区。 注意,其非今天的新疆 * 尔自治区博尔塔拉 蒙古自治州(亦简称博州)。
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博州原住民以居帝名称为姓氏,称博氏,史称博氏 正宗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学官博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博士,是战国时期东周王廷始设的官职称谓,由有大学问之学者、贤人担任,掌管古今之学,秦朝时期沿袭。
到西汉时期,博士为奉常(太常)的属官,负责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特别设置了“五经博士”,专门以经学 教授皇室子弟,与以前的博士职掌 已经 有所 不同
东汉时期,朝廷以十四名国学博士分别掌管五经,即《易经》由四位博士掌管,分别为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书经》由三位博士掌管,分别为 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诗经》由三位博士掌管,分别为鲁氏、齐氏、韩氏;《周礼》由两位博士掌管,分别为大戴氏、小戴氏;《春秋》由两位博士掌管,分别为公羊氏、颜氏。这些博士的职责就是“掌教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仍然属于太常管辖。
晋朝时期设置国子学,所属官员即为“国子博士”。南朝梁国设置“正言博士”,北朝齐国设置“太学博士”等,职责与东汉国学博士相似。
隋朝、唐朝时期,朝廷设置有国子监,在国子监各馆内设置博士,负责教授达官子弟(国子),后历朝历代均沿袭国子监之制。
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士氏,在秦朝以后皆省文简称为博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博闻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战国时期,赵国设有博士官职,职能与今学术 顾问相同,与其他 诸侯国的博士亦相同。其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博士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博士祭酒, 实际上是秦朝时期所设置的官职,位居诸博士之首。在西汉时期称博士仆射,在东汉时期称博士祭酒,官秩为六百石。
到曹魏时期,博士祭酒改称太学博士祭酒,在十九名博士中选才智威德最重者担任,为国子学之 长官,官秩为正五品。改官职称谓在晋朝以后多称国子祭酒。
博士祭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十六国时期博士郎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在太学中设置了博士郎中的官职,专门负责饿掌教官秩两千石以下的十五岁以上官员子弟,为北燕政权中 君王指定的重望学者,官比正五品,官秩八百石。
博士郎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博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朝时期,蒙古汗国王廷中设置有怯薛官职,即突厥语“ 执事”,博尔赤为执事 之一
“博尔赤”为蒙 古语,即厨师,亦称为宝儿赤、卜兀赤、博儿赤、保兀儿赤、包儿赤等,职为宿卫亲军 中专门掌管烹饪,即侍奉主上饮食的执事人员。
博尔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尔赤氏、或宝儿赤氏、卜兀赤氏、博儿赤氏、保兀儿赤氏、包儿赤氏等,后有汉化为单姓博氏、或宝氏、卜氏、保氏、包氏者。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诸“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络氏、博罗特氏(包杰鲁特氏)、博古罗克氏、博古罗特氏、博尔克氏、博尔济斯氏、博尔济克氏、博尔济氏、博尔苏特氏(别速惕氏)、博尔衮氏、博第斯氏(博迪斯氏)、博都哩氏(孛术律氏、孛术鲁氏)、博希特氏等诸部落姓氏,后多冠有汉姓博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出 自满族诸“博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博多特氏、博尔衮氏、博尔和罗氏、博尔济氏、博和哩氏(博赫里氏、蒲古里氏)、博和罗氏、博勒卓克氏等诸部落姓氏,后多冠有汉姓博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出自鄂伦春族博勒济尔格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
鄂伦春族博勒济尔格氏,世居今黑龙江流域,后有东海女真引为姓氏者。在清朝晚期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亦称博库尔氏、博阔尔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鄂嫩部,世居黑龙江博勒哩屯(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莫力达瓦(今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清朝中叶以后有部分布库尔氏族人迁驻新疆塔城地区(今新疆塔城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ur Hala,汉义“首选先锋”、“帽沿”。达斡尔族、满族、锡伯族布库尔氏,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达斡尔族卜克图氏,亦称博克图氏、博和图氏,出自达斡尔莫尔登部卜克图氏族,世居黑龙江博勒哩屯(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莫力达瓦(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清朝中叶以后有部分布库尔氏族人迁驻新疆塔城地区(今新疆塔城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tu Hala。达斡尔族、满族卜克图氏,在清朝晚期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二.郡望:
博 州:即今山东淄博博山,亦称临淄。从周朝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 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颜神店和颜神镇。淄博历史 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 文化的发祥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 兴起 蹴鞠 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国文化具有 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 文明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 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十处,五音戏等四项非 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雍正 十二年(公元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年废府,改济南道,后废道, 归山东省政府辖。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博山县抗日 民主政权成立,属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边区 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属泰安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鲁 山行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三个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三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经源泉。1955年3月撒销淄博工矿特区,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导。博州盛产瓷器,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 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博州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 装饰,制作手法 丰富多彩。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因此,博州又称“北瓷都”。

三.历史名人:
博文伟:(公元1938~今),浙江杭州萧山人。著名旅游教育专家
博文伟为杭州大学旅 游学院教授,风景旅游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旅游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旅游资源研究会会长。
1961年南京大学毕业,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 任教
1979~1981年公派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现克罗地亚) 访问 进修。1987年调入杭州大学。
博文伟长期从事于经济地理、区域与城市规划以院做游经济与旅游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先后主讲过《中国经济地理》、《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六门课程、培养了二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过中科院 组织的沙漠、草原、 三峡工程等综合考察与规划论证工作,承担或 主持了国家、部、省的课题十余个,各类规划及课题项目八十余个,共发表专著、译著、教材和论文四十余部、篇。
博文伟致力于多门类、跨学科的协同研究,紧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了显著的 社会经济效益。其新编教材《旅游资源 评估与开发》获校 优秀教材奖、立国首届旅游地学 成果银奖。他主持的《杭州市 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研究,获浙江省及杭州市人民政府1998年科技进步奖。
博文伟在亚太地区旅游促进会上的主题报告《中国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被收录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选粹》。
由于博文伟在多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入选《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中国专 家人名辞典》。

博立仁:(公元1955~今),蒙古族,笔名博涛;内蒙古固阳人。著名现代作家。
博立仁是转业军人的 后代
1974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到了牧区,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知青 生活后,又开始在马场打工,198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虽然远远不如 正常人,但有一颗 自强的心,工作之余 喜欢写诗文,以求 精神寄托,拿到了中亚函授 学院结业证和香港东方函授学院毕业证,处女作《草原牧歌》发表在《河北作家》小报上,诗作《星光》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 陈列馆收藏。有作品《恋》、《 远方》等分别发表在《美文酒吧桌》、《中国当代 爱情诗作品景德镇赏》等在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失落的梦》在文学作品大赛中荣奖三等奖,《忆》在首届中国现代诗词发展奖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短语收入《中国 修养妙语——中华新人新语 集萃》中,《 单纯》被中华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展藏馆展览和收藏,名字和传略被列入《当代自学人才集录》、《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等中。
博立仁被授予“1991中国 桂冠诗人”和“1996十佳新星诗人”两项 光荣称号,先后担任华夏文学协会中原分会会员。 三月雪艺术文学会会员,南国文苑诗作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自修大学。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臾广韵:“臾,姓也。” 臾骈(春秋晋国人)
  • 【龙姓来源】龙-在新百家姓中排列第81。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
  • 一、姓氏源流益(Yì)姓源出有三:1、出自州名,以地名为氏。汉朝的时候,四川省广汉属于益州管辖,在这个地方居住的人,后来有的以州名为姓,成为
  • 菅[菅,读音作jiān(ㄐㄧㄢ)]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食采
  • 稻①姓考:周时秦伯稻之后。 ②姓氏考略:周时有稻人之官,掌治田种稻之事,其后以官为氏。 ③千家姓;晋陵族。
  • 点新闻联播曾介绍江苏省南京市有一家庭生一男没有跟父母姓,而取父母都有的笔划另姓点。
  • 幺明代有幺谦。
  • 范姜[范姜,读音作fànjiāng(ㄈㄢˋㄐㄧㄤ)]一.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祁姓与姜姓,出自范氏与姜氏合姻,属于合姓为氏,即二合一复姓为
  • 门[门,读音作mén(ㄇㄣˊ)]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公卿贵族之家,属于以爵位称号为氏。门氏为帝尧农官后代,以门第为
  • 姓氏起源①姓考:周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②清通志氏族略:明时有承谷容,武进人,洪武初为交城县丞,官终兖州同知。清时有承祖列,康熙甲午年学人。③
  • 般①姓苑;姓。 ②姓考:春秋时鲁公子般之后。
  • 来历相传远古部落首领少昊有儿子名修,曾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他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历史上形成临川等郡望。名人有:汉
  • 庙[庙,读音作miào(ㄇㄧㄠˋ)]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宗姬之巴(姬姓巴国),属于以宗庙称谓为氏。所谓宗姬之巴,
  • 【郭氏简介】郭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里命名族称的。根椐古籍《尚书·尧典·禹贡》记载,大禹的父亲鲧首次创造了“城郭”,据此推论郭姓可能是崇拜鲧的
  • 一、姓氏源流翟(Zhái,Dí)姓源出有五:1、出自隗姓,以国名为氏。隗本来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时,赤狄人活动于晋、
  • 源于官名,远古尧帝时代,有庾大夫(掌管露天粮仓的官名),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  上古周朝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凛,其后代亦以官
  • 秦姓渊源 得姓始祖:伯益。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她因吃燕子蛋而怀孕生下儿子大业。大业的儿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并把本族姚姓
  • 登[登,读音作dēng(ㄉㄥ)]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武丁给其叔父曼季的分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
  • 一.宫姓的起源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
  • 一、姓氏源流百里(Bǎi lǐ )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氏。周朝时,有姬姓虞国人,入秦后,授予百里作采邑,其后代子孙就以封地名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百家姓 词典网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