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子部>> 菜根谭: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菜根谭》 作者:明·洪应明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帮 君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译文】 我们每天看到天地好像无声无息不动,其实大自然的活动时刻未停。早晨旭日东升,夜晚明月西沉,日月昼夜旋转,而日月的光明却永恒不变。所 以君子应效法大自然的变化,闲暇时要有紧迫感作一番打算,忙碌时要做到 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悠闲的乐趣。

【注解】 吃紧:宋明时代的口头语,和今人说的紧急相同,即紧迫,抓紧。 寂然:宁静的意思。白居易《偶作诗》有:“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气机:机,活动,气机是指大自然的活动。换言之,气是天地阴阳之气,而机泛批宇宙的运动,气机就是天地运转。 尽夜:夜以继日,也就是终夜的意思,尽,终也。 贞明:指光辉永照。

【评语】 宇宙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间,运动不停,如此才能完成宇宙的旋转,这是宇宙变幻无穷的根本法则。作者通过辩证地看待宇宙的变化规律来认识人生的处事法则。即一个人要在闲暇无事时存有应变之心,忙碌紧 张中要忙里偷闲多争取日常生活中的雅趣。闲时吃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做事要有长远考虑,欲速则不达;人应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自己的人生之路靠自己去不停息地奋斗。故这里的闲是相对的,不表明自己 为理想而拚搏的思想停下来。而遇到事情头绪多,不应当盲人摸象一样分不 清层次,不考虑效果,要在,忙中静下来深思自己的路子对不对;学会调理 自己的情绪不致于盲目,通过生活的乐趣来平衡自己的身心,总而言之,要 保持“吃紧时忙里偷闲,悠闲时居安思危”的境界,并使其成为处理事物的 一个基本方式。

猜你喜欢:

  • 《牡丹亭》 【一江风】〔贴上〕小春香,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侍娘行,弄粉调朱,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陪他理绣床,陪他烧夜香。小苗条吃的是夫
  • 《菜根谭》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任坎止;心似既灰之术,何
  • 《晋书》 ◎刘元海(子和 刘宣) 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
  • 《新唐书》 ◎高祖诸子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 韩王
  • 《裴注三国志》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也。少受学於广汉任安。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
  • 《菜根谭》 忙处不乱生,须闲处心神养得甭;死时不动心,须
  • 《元史》 ○赛典赤赡思丁(子纳速剌丁 忽辛附) 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裔。其国言赛典赤,犹华言贵族也。太祖西征,
  • 《盐铁论》  ◎未通第十五 御史曰:“内郡人众,水泉荐草,不能相赡,地势温湿,不宜牛马;民跖耒而耕,负檐而行,劳罢而寡功。是以
  • 《警世通言》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谁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 消散云
  • 《说唐全传》  话说杨越公知天下进礼贺寿的官员,在城外的甚多,是夜二更,就发兵符,大开城门,放各处进礼官员入城.都到巡视京营衙门报单,京营官总递到越公
  • 《苏轼集》 ◎尺牍一百九首(本卷实为一百五首) 【与朱康叔十七首(之一)】 某启。专使至,复领手教,契爱愈深,可量感服。仍审比日起居
  • 《搜神记》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
  • 《晋书》 ◎后妃上 宣穆张皇后 景怀夏侯皇后 景献羊皇后 文明王皇后 武元杨皇后 武悼杨皇后 (左贵嫔 胡贵嫔 诸葛夫人
  • 《三国演义》 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钟会曰:“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
  • 《明史》 ◎礼一(吉礼一) 《周官》、《仪礼》尚已,然书缺简脱,因革莫详。自汉史作《礼志》,后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欧阳氏云:“
  • 《菜根谭》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译文】 一
  • 《元史》 ◎祭祀一 礼之有祭祀,其来远矣。天子者,天地宗庙社稷之主,于郊社禘尝有事守焉,以其义存乎报本,非有所为而为之。故其礼贵诚而尚质
  • 《菜根谭》 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主;忘无可忘
  • 《清史稿》 ○孙家鼐 张百熙 唐景崇 于式枚 沈家本 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
  • 《苏轼集》 ◎书十一首 【上梅直讲书】 某官执事。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