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国学>> 子部>>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却说钟会请姜维计议收邓艾之策。维曰:“可先令监军卫瓘收艾。艾若杀瓘,
反情实矣。将军却起兵讨之,可也。”会大喜,遂令卫瓘引数十人入成都,收邓
艾父子。瓘手下人止之曰:“此是钟司徒令邓征西杀将军,以正反情也。切不可
行。”瓘曰:“吾自有计。”遂先发檄文二三十道。其檄曰:“奉诏收艾,其余
各无所问。若早来归,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者,灭三族。”随备槛车两乘,星夜
望成都而来。
比及鸡鸣,艾部将见檄文者,皆来投拜于卫瓘马前。时邓艾在府中未起。瓘
引数十人突入大呼曰:“奉诏收邓艾父子!”艾大惊,滚下床来。瓘叱武士缚于
车上。其子邓忠出问,亦被捉下,缚于车上。府中将吏大惊,欲待动手抢夺,早
望见尘头大起,哨ma 6*报说钟司徒大兵到了。众各四散奔走。钟会与姜维下马入府,
见邓艾父子已被缚,会以鞭挞邓艾之首而骂曰:“养犊小儿,何敢如此!”姜维
亦骂曰:“匹夫行险徼幸,亦有今日耶!”艾亦大骂。会将艾父子送赴洛阳。会
入成都,尽得邓艾军马,威声大震。乃谓姜维曰:“吾今日方趁平生之愿矣!”
维曰:“昔韩信不听蒯通之说,而有未央宫之祸;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
剑而死:斯二子者,其功名岂不赫然哉,徒以利害未明,而见几之不早也。今公
大勋已就,威震其主,何不泛舟绝迹,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子游乎?”会笑曰:
“君言差矣。吾年未四旬,方思进取,岂能便效此退闲之事?”维曰:“若不退
闲,当早图良策。此则明公智力所能,无烦老夫之言矣。”会抚掌大笑曰:“伯
约知吾心也。”二人自此每日商议大事。维密与后主书曰:“望陛下忍数日之辱,
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
却说钟会正与姜维谋反,忽报司马昭有书到。会接书。书中言:“吾恐司徒
收艾不下,自屯兵于长安;相见在近,以此先报。”会大惊曰:“吾兵多艾数倍,
若但要我擒艾,晋公知吾独能办之。今日自引兵来,是疑我也!”遂与姜维计议。
维曰:“君疑臣则臣必死,岂不见邓艾乎?”会曰:“吾意决矣!事成则得 天下
不成则退西蜀,亦不失作刘备也。”维曰:“近闻郭太后新亡,可诈称太后有遗
诏,教讨司马昭,以正弑君之罪。据明公之才,中原可席卷而定。”会曰:“伯
约当作先锋。成事之后,同享富贵。”维曰:“愿效犬马微劳,但恐诸将不服耳。”
会曰:“来日元宵佳节,于故宫大张灯火,请诸将饮宴。如不从者尽杀之。”维
暗喜。次日,会、维二人请诸将饮宴。数巡后,会执杯大哭。诸将惊问其故,会
曰:“郭太后临崩有遗诏 在此,为司马昭南阙弑君,大逆无道,早晚将篡魏,命
吾讨之。汝等各自佥名,共成此事。”众皆大惊,面面相觑。会拔剑出鞘曰:
“违令者斩!”众皆恐惧,只得相从。画字已毕,会乃困诸将于宫中,严兵禁守。
维曰:“我见诸将不服,请坑之。”会曰:“吾已令宫中掘一坑,置大棒数千;
如不从者,打死坑之。”
时有心腹将丘建在侧。建乃护军胡烈部下旧人也,时胡烈亦被监在宫。建乃
密将钟会所言,报知胡烈。烈大惊,泣告曰:“吾儿胡渊领兵在外,安知会怀此
心耶?汝可念向日之情,透一消息,虽死无恨。”建曰:“恩主勿忧,容某图之。”
遂出告会曰:“主公软监诸将在内,水食不便,可令一人往来传递。”会素听丘
建之言,遂令丘建监临。会分付曰:“吾以重事托汝,休得泄漏。”建曰:“主
公放心,某自有紧严之法。”建暗令胡烈亲信人入内,烈以密书付其人。其人持
书火速至胡渊营内,细言其事,呈上密书。渊大惊,遂遍示诸营知之。众将大怒,
急来渊营商议曰:“我等虽死,岂肯从反臣耶?”渊曰:“正月十八日中,可骤
入内,如此行之。”监军卫瓘深喜胡渊之谋,即整顿了人马,令丘建传与胡烈。
烈报知诸将。
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维曰:“梦
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会喜,信其言,乃谓维曰:“器仗已备,放诸将出问
之,若何?”维曰:“此辈皆有不服之心,久必为害,不如乘早戮之。”会从之,
即命姜维领武士往杀众魏将。维领命,方欲行动,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左
右扶起, 半晌方苏。忽报宫外人声沸腾。会方令人探时,喊声大震, 四面八方
无限兵到。维曰:“此必是诸将作恶,可先斩之。”忽报兵已入内。会令闭上殿
门,使军士上殿屋以瓦击之,互相杀死数十人。宫外四面火起,外兵砍开殿门杀
入。会自掣剑立杀数人,却被乱箭射倒。众将枭其首。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
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
十九岁。宫中死者数百人。卫瓘曰:“众军各归营所,以待王命。”魏兵争欲报
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邓艾部下之人,见钟
会、姜维已死,遂连夜去追劫邓艾。早有人报知卫瓘。瓘曰:“是我捉艾;今若
留他,我无葬身之地矣。”护军田续曰:“昔邓艾取江油之时,欲杀续,得众官
告免。今日当报此恨!”瓘大喜,遂遣田续引五百兵赶至绵竹,正遇邓艾父子放
出槛车,欲还成都。艾只道是本部兵到,不作 准备;欲待问时,被田续一刀斩之。
邓忠亦死于乱军之中。后人有诗叹邓艾曰:
“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
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
又有诗叹钟会曰:
“髫年称早慧,曾作秘书郎。妙计倾司马,当时号子房。寿春多赞画,剑阁
显鹰扬。不学陶朱隐,游魂悲故乡。”
又有诗叹姜维曰: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
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却说姜维、钟会、邓艾已死,张翼等亦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刘璿、汉寿亭侯
关彝,皆被魏兵所杀。军民大乱,互相践踏,死者 不计其数。旬日后,贾充先至,
出榜 安民。方始宁靖。留卫瓘守成都,乃迁后主赴洛阳。止有尚书令樊建、侍中
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郎郤正等数人跟随。廖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后皆忧
死。
时魏景元五年改为咸熙元年,春三月,吴将丁奉见蜀已亡,遂收兵还吴。中
书丞华覈奏吴主孙休曰:“吴、蜀乃唇齿也,唇亡则齿寒;臣料司马昭伐吴在即,
乞陛下深加防御。”休从其言,遂命陆逊子陆抗为镇东大将军,领荆州牧,守江
口;左将军孙异守南徐诸处隘口;又沿江一带,屯兵数百营,老将丁奉总督之,
以防魏兵。
建宁太守霍戈闻成都不守,素服望西大哭三日。诸将皆曰:“既汉主失位,
何不速降,弋泣谓曰:“道路隔绝,未知吾主安危若何。若魏主以礼待之,则举
城而降,未为晚也;万一危辱吾主,则主辱臣死,何可降乎?”众然其言,乃使
人到洛阳,探听后主消息去了。
且说后主至洛阳时,司马昭已自回朝。昭责后主曰:“公荒淫无道,废贤失
政,理宜诛戮。”后主面如土色,不知所为。文武皆奏曰:“蜀主既失国纪,幸
早归降,宜赦之。”昭乃封禅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僮婢百
人。子刘瑶及群臣樊建、谯周、郤正等,皆封侯爵。后主谢恩出内。昭因黄皓蠹
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时霍弋探听得后主受封,遂率部下军士来
降。次日,后主亲诣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
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
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 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
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须臾,后主起身更衣,郤正跟至厢下曰:“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徜彼再问,
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
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对,欲
哭无泪,遂闭其目。昭曰:“何乃似郤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
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后人有诗叹曰:
“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却说朝中大臣因昭收川有功,遂尊之为王,表奏魏主曹奂。时奂名为天子,
实不能主张,政皆由司马氏,不敢不从,遂封晋公司马昭为晋王,谥父司马懿为
宣王,兄司马师为景王。昭妻乃王肃之女,生二子:长曰司马炎,人物魁伟,立
发垂地,两手过膝,聪明英武,胆量过人;次曰司马攸,情性温和,恭俭孝悌,
昭甚爱之,因司马师无子,嗣攸以继其后。昭常曰:“天下者,乃吾兄之天下也。”
于是司马昭受封晋王,欲立攸为世子。山涛谏曰:“废长立幼,违礼不祥。”贾
充、何曾、裴秀亦谏曰:“长子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
非人臣之相也。”昭犹豫未决。太尉王祥、司空荀顗谏曰:“前代立少,多致乱
国。愿殿下思之。”昭遂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
大臣奏称:“当年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余,脚迹长三尺二寸,白发
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挂藜头杖,自称曰:吾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
主,立见太平。如此在市游行三日,忽然不见。此乃殿下之瑞也。殿下可戴 十二
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备六马,进王妃为王后,立世子为
太子。”昭心中暗喜;回到宫中,正欲饮食,忽中风不语。次日,病危,太尉王
祥、司徒何曾、司马荀顗及诸大臣入宫问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
时八月辛卯日也。何曾曰:“天下大事,皆在晋王;可立太子为晋王, 然后祭葬。”
是日,司马炎即晋王位,封何曾为晋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
骞为车骑将军,谥父为文王。
安葬已毕,炎召贾充、裴秀入宫问曰:“曹操曾云: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
文王乎!果有此事否?”充曰:“操世受汉禄,恐人议论cuan 6*逆之名,故出此言。
乃明教曹丕为天子也。”炎曰:“孤父王比曹操何如?”充曰:“操虽功盖华夏,
下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子丕 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后我宣王、
景王,累建大功,布恩施德,天下归心久矣。文王并吞西蜀,功盖寰宇。又岂操
之可比乎?”炎曰:“曹丕尚绍汉统,孤岂不可绍魏统耶?”贾充、裴秀二人再
拜而奏曰:“殿下正当法曹丕绍汉故事,复筑受禅坛,布告天下,以即大位。”
炎大喜,次日带剑入内。此时,魏主曹奂连日不曾设朝,心神恍惚,举止失
措。炎直入后宫,奂慌下御榻而迎。炎坐毕,问曰:“魏之天下,谁之力也?”
奂曰:“皆晋王父祖之赐耳。”炎笑曰:“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
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奂大惊,口噤不能言。傍有黄门侍郎张节大喝曰:“晋
王之言差矣!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今天子
有德无罪,何故让与人耶?”炎大怒曰:“此社稷乃大汉之社稷也。曹操挟天子
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吾祖父三世辅魏,得天下者,非曹氏之能,实
司马氏之力也:四海咸知。吾今日岂不堪绍魏之天下乎?”节又曰:“欲行此事,
是篡国之贼也!”炎大怒曰:“吾与汉家报仇,有何不可!”叱武士将张节乱瓜
打死于殿下。奂泣泪跪告。炎起身下殿而去。奂谓贾充、裴秀曰:“事已急矣,
如之奈何?”充曰:“天数尽矣,陛下不可逆天,当照汉献帝故事,重修受禅坛,
具大礼,禅位与晋王:上合天心,下顺民情,陛下可保无虞矣。”
奂从之,遂令贾充筑受禅坛。以十二月甲子日,奂亲捧传国玺,立于坛上,
大会文武。后人有诗叹曰:
“魏吞汉室晋吞曹, 天运循环不可逃。张节可怜忠国死,一拳怎障泰山高。”
请晋王司马炎登坛,授与大礼。奂下坛,具公服立于班首。炎端坐于坛上。
贾充、裴秀列于左右,执剑,令曹奂再拜伏地听命。充曰:“自汉建安二十五年,
魏受汉禅,已经四十五年矣;今天禄永终,天命在晋。司马氏功德弥隆,极天际
地,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封汝为陈留王,出就金墉城居止;当时起程,非
宣诏不许入京。”奂泣谢而去。太傅司马孚哭拜于奂前曰:“臣身为魏臣,终不
背魏也。”炎见孚如此,封孚为安平王。孚不受而退。是日,文武百官,再拜于
坛下,山呼万岁。炎绍魏统,国号大晋,改元为泰始元年,大赦天下。魏遂亡。
后人有诗叹曰:
“晋国规模如魏王,陈留踪迹似山阳。重行受禅台前事,回首当年止自伤。
晋帝司马炎,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
七庙以光祖宗。那七庙?汉征西将军司马钧,钧生豫章太守司马量,量生颍川太
守司马隽,隽生京兆尹司马防,防生宣帝司马懿,懿生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
是为七庙也。大事已定,每日设朝计议伐吴之策。正是:汉家城郭已非旧,吴国
江山将复更。未知怎生伐吴,且看下文分解。
0

猜你喜欢:

  • 《新唐书》 ◎卓行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
  • 《南史》 ○王镇恶 朱龄石(弟超石) 毛修之(孙惠素) 傅弘之 朱修之 王玄谟(子瞻 从弟玄象 玄载 玄邈) 王镇恶,北
  • 《史记》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 《三字经》 人之初 生性近 习相远 良莠分 昔孟母 善择邻 重启蒙 根苗正 家教早 师教勤 全社会 施甘霖 养且教 情殷殷
  • 《清史稿》 ○郭松林 李长乐 杨鼎勋 唐殿魁 唐定奎 滕嗣武 骆国忠 郭松林,字子美,湖南湘潭人。咸丰六年,隶曾国荃军,从援江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五经总义类存目 △《五经图》·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雍正癸卯,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达《序》称是
  • 《南史》 ○谢晦(兄瞻 弟爵 从叔澹) 谢裕(子恂 玄孙微 裕弟纯 述 述孙朓)谢方明(子惠连) 谢灵运(孙超宗 曾孙几卿
  • 《安娜·卡列尼娜》 弗龙斯基寄宿在一所宽敞清洁,用板壁隔成两间的芬兰式小屋里.彼得里茨基在野营里也同他一起住.当弗龙斯基和
  • 《裴注三国志》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袁绍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洽独以“冀州土平民
  • 《辽史》 ◎奸臣上 ○耶律乙辛 张孝杰 耶律燕哥 萧十三 《春秋》褒贬,善恶并书,示劝惩也。故迁、固传佞幸、酷吏,欧阳修则并
  • 《苏轼集》 ◎策问二十三首 【私试策问八首】 问:人主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
  • 《安娜·卡列尼娜》 尽管弗龙斯基过着表面看来是轻浮的社交生活,但是他却是一个憎恶没有秩序的人.当他年纪很小,还在贵胄军官学
  • 《菜根谭》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
  • 《说唐全传》  前话不表.再讲闺房小姐名唤兰英,闻知哥哥打伤,二兄又杀败,来到堂上,只见二兄与爹爹言谈,走上前说:"爹爹为何愁闷?"
  • 《宋书》 ◎良吏 高祖起自匹庶,知民事艰难,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而王略外举,未遑内务。奉师之费,日耗千金,播兹宽简,虽所未暇,而绌华屏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传记类存目五 △《崇祯五十宰相传》·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溶撰。溶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人。前明崇祯丁丑进士,官
  • 《旧唐书》 ◎高祖二十二子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
  • 《宋史》 ◎礼十六(嘉礼四) ○宴飨 游观 赐酺 宴飨之设,所以训恭俭、示惠慈也。宋制,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郊祀、籍田礼毕,
  • 《百战奇略》【解析】本篇以《挑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凭垒固守不战之敌所采取的战法。它认为,对于凭垒固守不出的敌人,可用轻骑兵前去挑诱其出战,再以预设伏兵
  • 《菜根谭》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