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魏晋>> 北魏《元羽墓志》书法欣赏

北魏《元羽墓志》

作者:不详 书体:楷书2018-05-03 18:46:38

标签:北魏,元羽墓志

北魏《元羽墓志》

《元羽墓志》

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二十九日。纵55厘米,横51.2厘米,厚16.4厘米。十三行,行十五字。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墓志石质,志文书元羽生平。元羽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弟,封广陵王,死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时年32岁。

公元493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一是因为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二是洛阳为文化发达之地,便于移风易俗。迁都引起许多鲜卑上层人物的不满,元羽支持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派元羽与太尉拓跋丕在平城控制、安抚对迁都不满的鲜卑人物,平城一带秩序肃然。

公元496年,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皇族原姓“拓跋”,在鲜卑语中“拓”是土地,“跋”指君主。土地是万物之始,“元”在汉语中有开始之意,故北魏皇族都改姓“元”,籍贯也改为河南,元羽墓志中即按此刻写。

元羽墓志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汉代以隶书为正式书体,西汉隶书笔划很少有波势和挑法,东汉隶书逐渐有带装饰性的波挑体势。东汉在民间出现楷书,但这时楷书只是一个雏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减少隶书的波势、笔划,书写由繁变简,符合书法发展的过程。楷书到东晋已经成为通行的书体。北朝的碑刻墓志文字一般都采用楷书体,但楷法尚未定型,有的还带有一定程度的隶书笔意。(转自国家博物馆网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北魏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王羲之小楷《东方曼倩祠颂》,选自《晋唐楷帖十一种》。故宫博物院藏。东方曼倩即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汉辞赋家。曼倩为字。平
  • 孙保造像记拓片 《孙保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题记》。约刻于太和,景明年间。在古阳洞顶部。正书,5行,一行
  •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卷一》宋拓本。释文: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
  • 《刘根等人造像碑》39.5×144㎝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五月刻 河南省博物院藏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
  • 《高昌墓表八种》包括《令狐天恩墓表》(墨书)《张买得墓表》(墨书)《麴弹那及夫人张氏麴氏之墓表》(墨书)《赵荣昌妻韩氏墓表》(墨书)《田绍贤
  • 《敬使君碑》又名《敬显隽修神静寺碑》、《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显俊碑》, 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东魏兴和二年
  • 东晋 沈嘉《十二月十三日帖》,草书。此帖用笔沉稳,点画的起、行、收都一丝不苟。点法精妙是此作一大特色。以对点为例同,第一行“首”、第
  • 太美了,王羲之集字对联10幅!一承书圣兰亭风范,心摹手追,体势俊逸。如清风明月,如轻舞云烟;含蓄健秀,平和自然。
  • 《王基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三国魏隶书碑刻。景元二年立于洛阳。清乾隆初年出土于洛阳城北十五里,后移城中,嵌明德中学壁间。碑石仅存下半。
  • 《李璧墓志》,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刻。青石质,高一百零四厘米,宽八十九厘米。系旧碑改作而成,碑阴上截所刻二螭仍在。志铭魏书,三十三行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