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

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

曾丰江水出峡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曾丰的《江水出峡》

全文:
衢婺徽严水固豪,其如所至与山遭。
当难进处虽回避,到不平时辄怒号。
出峡冲开崖脚阔,迎潮激起浪头高。
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

曾丰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曾丰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书法作品欣赏
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归墟

亦作“归虚”。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张湛 注:“归墟,或作归塘。” 明 李东阳 《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后喻事物的终结、归宿。 清 龚自珍 《上清真人碑书后》:“余平生不喜道书,亦不愿见道士,以其勦用佛书门面语,而归墟只在长生。”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六鳌

亦作“ 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

曾丰名句,江水出峡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曾丰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