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全文:
得句牛女夕,转头参尾中。
青春先入睡,白发不遗穷。
酒社我为敌,诗坛子有功。
缩头先夏鳖,实腹鄙秋虫。
莫唱裙垂绿,无人脸断红。
旧交怀贺老,新进谢终童。
袍鹘双双瑞,腰犀一一通。
小蛮知在否,试问嗫嚅翁。
参考注释
小蛮
(1). 唐 白居易 的舞妓名。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白尚书 姬人 樊素 善歌,妓人 小蛮 善舞。尝为诗曰:‘樱桃 樊素 口,杨柳 小蛮 腰。’”
(2).泛指姬妾。 宋 黄庭坚 《采桑子》词:“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深锁三关,不要 樊姬 与 小蛮 。” 程善之 《拟古》诗:“前车拥宾客,后乘载 小蛮 。”
(3).酒器名。 唐 白居易 《春晚酒醒寻梦得》诗:“还携小蛮去,试觅 老刘 看。”自注:“小蛮,酒榼名也。”按, 白居易 《夜招晦叔》诗有“高调 秦 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之句,盖“小蛮”即“小花蛮榼”之略称。
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嗫嚅翁
(1).《新唐书·窦巩传》:“ 巩 字 友封 ,雅裕,有名于时。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世号‘囁嚅翁’。”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辞令之人。 元 杨弘道 《赠刁益之》诗:“应接尚无衰惫气,不应便作囁嚅翁。” 清 唐孙华 《次王随庵七十自寿诗原韵》之二:“避世聊为漫浪叟,少言甘号囁嚅翁。”
(2).指 白居易 。 宋 苏轼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小蛮 知在否,试问 囁嚅翁 。” 王文诰 辑注:“ 次公 曰:囁嚅翁,乃 乐天 也。”参阅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
苏轼名句,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名句


猜你喜欢:
-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墨子《墨子·01章 亲士》
- 庶人莫与官争,贵人不结人怨。来俊臣《罗织经·保身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