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

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

刘学箕鹅湖道中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学箕的《鹅湖道中》

全文:
去起十里路盘纡,幽径平罔驾不舆。
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

刘学箕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刘学箕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书法作品欣赏
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认得

(1) 认识

这位同志你认得吗?

(2) 认出;知道

我已不认得这个学校了

鹅湖

亦作“鵞湖”。1.山名。亦为书院名。 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 ,有湖,多生荷。 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 。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 、 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 ,后人立为四贤堂。 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 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唐 张演 《社日村居》诗:“ 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 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 ,论辨所学,多不合。” 清 查慎行 《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鹅湖书院》。

(2).指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陆九渊 在 鹅湖寺 的辩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良知之説,自谓千古不传之祕,然 孟子 谆谆教人孝弟,已拈破此局矣,况又 鹅湖 之唾餘乎?”

下路

(1).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 韩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 ,行达 桃墟村 ,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3).路为 宋 、 金 、 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参见“上路”。

僧庐

僧寺,僧舍。 宋 朱熹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间旧题之韵》:“暮雨停驂处,僧庐古道边。” 元 邓文原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文同行》诗:“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刘学箕名句,鹅湖道中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刘学箕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