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耗磨走桥听方俗,瑶笺斑管命儒臣

耗磨走桥听方俗,瑶笺斑管命儒臣

乾隆上元后一日曲宴廷臣·其二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上元后一日曲宴廷臣·其二》

全文:
过望依然宝月轮,欢联泰陛荅韶春。
刚欣绝域功成日,尚缱长途振旅人。
耗磨走桥听方俗,瑶笺斑管命儒臣
歌聆需雅骈千祉,共祝绥丰福在民。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耗磨

(1).消磨。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措大,裹赭衣,何所可忌,特是壮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盖其方刚之岁月,耗磨於忧患之中,虽有 管 乐 之才,无由以自达矣。”

(2).见“ 耗磨日 ”。

走桥

即走百病。 明 袁宏道 《十六夜和三弟》:“花火每攒骑马客,蜡光先照走桥姬。” 清 陆又嘉 《燕九竹枝词·同咏》:“队队走桥深夜出,小姑双缠纤无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正月·走桥摸钉》:“元夕妇女羣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俗传曰走桥。”参见“ 走百病 ”。

方俗

各地方的风俗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勿方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瑶笺

亦作“瑶牋”。对书札的美称。 清 孙枝蔚 《列仙诗》之四:“东华童子捧瑶笺,青鸟啣书送地僊。”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忽枉瑶牋赠佳句,头风立愈如加砭。”

斑管

毛笔。以斑竹为杆,故称斑管。 唐 《怀素上人草书歌》:“铜瓶锡杖倚閒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元 白朴 《阳春曲·题情》曲:“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摺银笺写恨词。” 明 李日华 《南西厢·尺素缄愁》:“书已写完,无可表意,聊奉汗衫一领……斑管一枝。”

儒臣

(1). 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宾。”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福》:“ 大中 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宋 陈亮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鬢髮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 辽 、 金 、 元 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乾隆名句,上元后一日曲宴廷臣·其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乾隆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