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

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

冯元 《 送僧归护国寺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冯元的《送僧归护国寺》

全文:
南宗开士共推贤,语默忘机合自然。
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
舣舟却指灵溪岸,烹茗还资瀑布泉。
宴坐草堂诸念息,只应馀习在诗篇。

冯元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冯元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书法作品欣赏
上国经游云出岫,故山归去鹤冲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游云

浮云。 晋 成公绥 《啸赋》:“飘游云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花城》1981年第5期:“这时,歌声却渐渐地弱了下去,像一丝游云,在浩渺的夜空中盘旋、缭绕。”《花城》1981年第6期:“几朵梦幻一样飘忽的游云,沉思着走向遥远的天地之郊。”

浮动的云。 晋 成公绥 《啸赋》:“飘游云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清 严启煜 《留别吴门诸子》诗之一:“游云变灭元无定,盘谷宽閒实见招。”

出岫

(1).出山,从山中出来。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当他精光的脚还未踏着 华 土时,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

(2).比喻出仕。

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鹤冲天

见“鹤冲天”。

亦作“鹤冲天”。1.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 辽东 诸 丁 云其先世有升仙者。”后世遂以“鹤冲天”谓羽化登仙。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赵旭得青童君为妻》:“与君宿世有奇缘,衾枕交欢岂偶然。十载为期君记取, 洞明山 上鹤冲天。”

(2).飞鹤直上云天。比喻科举登第。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鶯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前蜀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千炬火中鶯出谷,一声鐘后鹤冲天。”

(3).词牌名。(1)双调84字,仄韵。(2)《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

冯元名句,送僧归护国寺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冯元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