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昔闻孔子学师襄,杏坛函丈日徜徉

昔闻孔子学师襄,杏坛函丈日徜徉

李贤听琴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贤的《听琴》

全文:
银河耿耿月华凉,有客坐对琴一张。
金徽玉轸联辉光,拂髯举指弹清商。
漆园春梦蝶飞扬,花底嗈嗈双凤凰。
碧霄嘹唳孤鹤翔,四壁唧唧鸣寒螀。
呜咽流泉出涧忙,万壑爽籁发笙簧。
古戍悲角晓带霜,洞庭秋涨波茫茫。
巴峡惊湍激石礓,突然铁骑鸣刀枪。
长堤柳絮随颠狂,珠林石鼎沸兰汤。
雪花六出纷呈祥,平沙雁落满江乡。
喧啾百鸟忽轩昂,下流奔急见飞航。
高峰瀑布千尺强,雷电交作雨霈霶。
挺然松竹共苍苍,壮哉不屈百鍊钢。
引雏江燕语危樯,梧桐飘叶堕银床。
幽谷丛兰自芬芳,八鸾云汉声锵锵。
离骚忠愤志堪伤,孤臣孽子意相将。
在陈绝粮兴慨慷,演易羑里忧思长。
肃然环佩步岩廊,关关鸠鸟在洲傍。
触目感雉飞来双,恸回命短沾衣裳。
英雄盖世归剑芒,三命益恭走循墙。
圣谟洋洋嘉言彰,虞廷赓歌际明良。
千载遗音幸不亡,岂云冰炭置人肠。
栖鸾之桐出峄阳,法象天地圆与方。
昔闻孔子学师襄,杏坛函丈日徜徉
爨下焦尾声琅琅,知音争似蔡中郎。
正声感我尘虑忘,蔼然和气在中央。
烦君为我收锦囊,来日还销一瓣香。

李贤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学师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将士絶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隶释·汉学师宋恩等题名》 洪适 题释:“右《学师宋恩等题名》,今在 成都 周公 礼殿门之西序, 蜀 人谓之‘学师题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齐回到 汶上县 ,拜县父母、学师、典史。”

杏坛

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函丈

亦作“ 函杖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郑玄 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隋书·炀帝纪上》:“自时厥后,军国多虞,虽復黌宇时建,示同爱礼,函丈或陈,殆为虚器。”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牓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既而屡赐延接,引之函丈之侧。”

(2).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早亲函丈,偶窃绪餘,曾未免於乡人,乃见待以国士。” 金 王若虚 《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吾友 王进之 得其墨本而宝蓄之,仍图函丈之像,以冠其首。” 明 徐渭 《答龙溪师书》:“冒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谿先生模》诗:“函杖天涯远,杓衡岁序移。无繇承问讯,祗益叹差池。” 子虚子 《湘事记》:“九月十四日 芝祥 来电曰:‘ 瀏阳 刘蔚庐 夫子函丈:千里一堂,并告 组庵 。’”

徜徉

(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

(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闲行无物役,洄沿自徜徉。”

李贤名句,听琴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贤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