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全文:
谩读图书三十车,年年为郡老天涯。
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
还思谢病吟归去,同醉城东桃李花。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百口
(1).全家;近亲一族。《列子·说符》:“人有滨 河 而居者,习於水,勇於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后汉书·赵岐传》:“闔门百口,埶能相济。”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夭殤。”《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或劝 椿 ( 杨椿 )出亡, 椿 曰:‘吾内外百口,何所逃匿!正当坐待天命耳。’” 清 沉受宏 《赠吴事衍》诗:“百口长悲殉乱离,一身何幸还乡里。”
(2).一百人。《北史·杨素传》:“ 仁寿 初,代 高熲 为尚书左僕射,赐良马十匹,牝马二百匹,奴婢百口。”
(3).满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邑令拘邻保,血肤取实,究无端绪,惟媒媪述相謔之词,以此疑 朱 。捕至,百口不承。”
(4).众多的嘴。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结果是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谣言和谗谤,百口也分不清。”
饱暖
亦作“ 饱煖 ”。食饱衣暖。 宋 王禹偁 《十月二十日作》诗:“饱暖我不觉,羞见 黄州 民。” 清 顾炎武 《岁暮》诗:“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煖。”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一看人家饱暖,他就眼红。”
刘禹锡名句,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