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诗词名句>> 名句: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八首》

全文: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
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
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李白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李白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书法作品欣赏
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莺歌

谓莺啼婉转似歌。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 唐 杜甫 《忆幼子》诗:“驥子春犹隔,鶯歌暖正繁。”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二:“人醉逢 尧 酒,鶯歌答 舜 弦。”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鶯歌 雪儿 曲,榆坠 沉郎 钱。”

太液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凤吹

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闻凤吹於 洛 浦,值薪歌於 延 瀨。”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乔 , 周宣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雒 之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 唐 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诗:“凤吹声如隔綵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登瀛洲”。

李白名句,宫中行乐词八首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李白名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