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杜牧的《倡楼戏赠》
全文:
细柳桥边深半春,缬衣帘里动香尘。
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细柳
(1).初生的嫩柳条。《西京杂记》卷四:“ 枚乘 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 汉 刘桢 《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唐 杜甫 《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
(2).指日落之处。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儒者论日,旦出 扶桑 ,暮入 细柳 。 扶桑 东方地, 细柳 西方野也。”
(3).地名。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细柳仓 ,即 汉 周亚夫 屯军处。
(4).见“ 细柳营 ”。
(5).观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登 龙臺 ,掩 细柳 。”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观名也,在 昆明池 南也。”
缬衣帘
结彩之帘。 唐 杜牧 《倡楼戏赠》诗:“细柳桥边深半春,纈衣帘里动香尘。”
香尘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杜牧名句,倡楼戏赠名句


猜你喜欢:
-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李毓秀《弟子规·余力学文》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分明久旱逢甘雨,赛过他乡遇故知。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