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原文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诗词问答

问: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勃
问: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王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勃名句大全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书法欣赏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在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碧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在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在:江水和高在。

诗文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 * 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米芾,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写景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 作者:王勃,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离别思乡思念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 作者:厉鹗,朝代:清代
    标签:写景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写鸟抒情

    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春天写景抒怀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梅花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标签:抒情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精选秋天闺怨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 作者:袁宏道,朝代:明代
    标签:初中文言文春天纪游写景抒情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
  • 作者:柳宗元,朝代:唐代
    标签:山水写景抒情写水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