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葛高行文感往昔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葛高行文的《感往昔》

全文:
岁聿莫而历蹇兮,执霜心以为柄。
扬真气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见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惊箕伯之袭帏兮,撞我思之悠悠。
捧《柏舟》之佳韵兮,魂离披而生愁。
持徽音之不二兮,忆两髦之匹俦。
览嫠妇之悲赋兮,涕横迸而沾襟。
聆露鸡之三唱兮,夜漫漫而思侵。
竦余志于天崿兮,佩秋兰而采绿芝。
心与愿之不偕兮,遭坎廪而噫嘻。
托素怀于白云兮,摭蔓茅于九疑。
仰清都之剡剡兮,饮沆瀣而餐露葵。
昔妫汭之釐降兮,钦帝命而名垂。
乃洽阳之不作兮,道晻晻而日堕。
纷吾髟髟有此内美兮,秉钩陈之遗志。
良夜忽焉而假寐兮,梦女娲之来惎。
列清芬于笔端兮,则秽累而为粹。
效前修之榘规兮,樛玄思乎远睟。
嘉涂山之蠲思兮,恶褒阎之嘕咥。
阅女史其怦怦兮,九折挝而申肆。
妎嬛媚之为邮兮,抱太素之天懿。
缅先子之丰标兮,心摇摇而如醉。
发鬤々而局曲兮,树谖而靡寐。
精贞函于方寸兮,飞誉冠乎天庭。
处奄奄之尘区兮,敢舍志而违经。
思英英而内栖兮,驾腾腾而上征。
命灵灵而不昧兮,顺天禀而修名。
尽中馈之典职兮,调阴教而和羹。
思窈窕之汋态兮,饮琼瑶之玉浆。
步芳躅其不忘兮,抚角枕而彷徨。

葛高行文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淟涊

(1).污浊;卑污。《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拨諂諛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王逸 注:“淟涊,垢浊也。”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勿淟涊以自抑,勿犹豫而失处。” 王闿运 《上征赋》:“徒淟涊以临位,俾义勇之气闭。”

(2).指污浊之人或流俗。《宋书·臧质传》:“伏愿陛下先鉴元辅匪躬茂节,末録庸琐奉国微诚,不遂淟涊之情,以失四海之望。”

(3).软弱;懦怯。《宋史·欧阳修传》:“ 宋 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 五季 餘习,鎪刻駢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金史·祁宰传》:“当时居高官、食厚禄者,不为无人,皆畏罪淟涊,曾不敢申一喙,画一策,以为社稷计。”

(4).溽热。 汉 王粲 《大暑赋》:“气呼吸以袪裾,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犹淟涊而不凉。” 三国 魏 繁钦 《暑赋》:“翕翕盛热,蒸我层轩,温风淟涊,动静增烦。”

之流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

往往不是一位贵族,而是一个流浪汉之流的人

蕙纕

香草作的佩带。系之以示芳洁忠正。《楚辞·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元 张宇 《初漠赋》:“策茝旆而联蕙纕兮,謁 灵君 於辉晃。” 元 张翥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漏屋愁荷盖,尘衣惜蕙纕。”

自解

(1).自我辩解;自作解说。《韩非子·难三》:“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 燕操 、 子罕 、 田常 之贼;知之,则以 管仲 、寺人自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臣 音 当先受诛,岂有以自解哉。” 清 李渔 《奈何天·总评》:“忽以奈何问天,天亦不能自解。”

(2).自求解脱;自行脱落。《庄子·大宗师》:“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史记·龟策列传》:“贤能令人战胜攻取,不能自解於刀锋,免剥刺之患。”《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 晨 遂收 杨 下狱,而械輒自解。”《明史·杨廷和传》:“给事、御史交章论 王琼 罪状,下詔狱。 琼 迫,疏訐 延和 以自解。”

(3).自请解职。《宋书·隐逸传·陶潜》:“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葛高行文名句,感往昔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