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全文: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锺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
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
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
因留嘉客坐披写,郚渌笑语倾如簁。
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
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
余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王安石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王安石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书法作品欣赏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谋臣

为帝王出谋划策的臣子;有谋略的臣子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宋· 苏洵《六国论》

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拔取

(1).谓拔毛取血。《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韦昭 注:“拔毛取血,献其备物也。”

(2).选取,选拔。《儒林外史》第七回:“ 周司业 知道是 广东 拔取的,如今中了,来京会试,便叫快请进来。”《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人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比如你今番跟他去看卷子,只要能放出眼光,拔取几个真才。”

陪台

臣之臣,末等奴隶。泛指微贱罪隶。《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僕,僕臣臺……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臺也。”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 魏王 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臺。”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仆臣台义》:“僕则三代奴戮,今罪人为奴矣。谓之臺者,罪人为奴又逃亡,復获之则为陪臺。”

王安石名句,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