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丑奴儿/采桑子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转调丑奴儿/采桑子原文

得意许多时。
长醉赏、月影花枝。
暴风狂雨年年有,金笼锁定,莺雏燕友,不被鸡期。
红旆转逶迤。
悔无计、千里追随。
再来应绾泸南印,而今目下,凄惶怎向,日永春迟。

诗词问答

问:转调丑奴儿/采桑子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转调丑奴儿/采桑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转调丑奴儿/采桑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多时

很长一段时间

恭候多时

长醉

酣醉不醒。 唐 李白 《将进酒》诗:“鐘鼓饌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唐 戴叔伦 《江上别张欢》诗:“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月影

(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

(2).月光。 北齐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月影半牀黑,虫声幽草移。” 宋 陆游 《霜月》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花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 王维 《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浅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烧。” 萧红 《夏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过的那花枝,立刻摇闪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宋 张景修 《虞美人》词:“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 清 唐孙华 《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花枝斜倚镜臺前,晚妆人倦娇相向。”

暴风

急骤的大风;带来风暴的风;蒲福风级中,风速为104—117公里/小时的风

锁定

1、使固定不动:只要有足球赛,他就会~电视频道|按动照相机的快门,将这个美好的瞬间~。2、最终确定:终场前甲队前锋又攻进一球,把比分~在2比0上|根据目击者提供的情况,警方很快将凶,犯的身份~。3、紧跟定:这种电子侦测系统能同时搜索并~数百个来犯的目标。

雏燕

幼小的燕子

红旆

红旗。 唐 高适 《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唐 刘禹锡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 前蜀 韦庄 《题裴端公郊居》诗:“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 * 《长征》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追随

(1)

(2) 仿效前人的事迹

(3) 跟随

经常追随着他的记者们

再来

(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

(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目下

目前;现在;在此时

凄惶

悲伤不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一本作“ 恓惶 ”。 元 曾瑞 《喜春来·秋夜闺思》曲:“悽惶泪湿鸳鸯枕,惨淡香消翡翠衾。”《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母子二人悽惶了一夜,天明算了店钱,起身回 姑苏 而来。”

匆遽不安。 唐 元结 《问进士二》:“若不困顿於林野,必悽惶於道路。”

悲伤惶恐;凄惨不安。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哎哟天那,我这里便则落的那几点儿凄惶泪。”《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家私已弄得罄尽,没了生计……正在凄惶,忽然想着了一个去处。”

悲伤惶恐;困苦难堪。《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正凄惶时,忽见 糜芳 面带数箭,踉蹌而来,口言:‘ 赵子龙 反投 曹操 去了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自己身后,正不知倚靠谁人。説着,便不胜凄惶。” 冰心 《两个家庭》:“放学回来刚到门口,三哥也来了,衣襟上缀着一朵白纸花,脸上满含着凄惶的颜色。”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不管光景过得怎样凄惶,精神上总是象 汤河 岸上的白杨树一般正直,白净。”

怎向

犹怎奈,奈何。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宋 黄庭坚 《转调丑奴儿》词:“而今目下,恓惶怎向,日永春迟。”

日永

(1).指夏至。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故云。《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孔 传:“永,长也,谓夏至之日。”

(2).指夏天白昼长。《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郭璞 《夏诗》:“融风拂晨霄,阳精一何冏。闲宇静无娱,端坐愁日永。” 唐 韦应物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诗:“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明 夏完淳 《端午赋》:“朱明日永,丽节天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