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鼓响散晨光,太室修烝继履霜

乾隆孟冬时享太庙礼成有述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孟冬时享太庙礼成有述》

全文:
午门鼓响散晨光,太室修烝继履霜
僾忾心源承一脉,躬亲祭典重三王。
宗潢执事笾铏肃,韶乐陈庭磬管将。
讵止祈年兼卜世,绳绳奕祀奉萁芗。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午门

宫城的正门

午门会审

鼓响

鼓声。《初学记》卷二十引 南朝 梁简文帝 《劝医文》:“明珠还耻其价,能使业门之下,鼓响独传,雍祀之傍,簫声犹在。”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一:“梦中鼓响生千偈,觉后舂声失百非。”

晨光

早晨的阳光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太室

亦作“ 大室 ”。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 孔颖达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 杜预 注:“大庙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陆德明 释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记·楚世家》:“ 幽王 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预 曰:“ 太室 , 中岳 也。”

履霜

(1).踩踏霜地。《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晋 潘岳 《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

(2).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 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履霜坚冰”。

(3).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 宋 苏轼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胜悽愴之意。”

(4).指《履霜操》。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我怀炳炳何日忘,半夜揽琴弹《履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范文正公 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 范履霜 。”参见“ 履霜操 ”。

乾隆名句,孟冬时享太庙礼成有述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