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学会

历史知识

知耻学会怎么写好看

知耻学会怎么写好看

清末维新派团体。光绪二十三年(1897)康有为、寿富创立于北京梁启超为之序,称日本知耻维新,更百度,虽耻无害;今中国危亡在即,民贵知耻,愿“诵耻以倡于天下”。寿富亦撰后序以伸学会大旨。是会痛甲午战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耻,认为欲明耻雪恨,“莫如为学”。遂购置图书,聚结同志,私相讲习,并呼吁满洲贵族子弟能知国耻并兴新学。期冀通过讲求实学,使民智渐开,国势复振。戊戌政变后停止活动。

词语分解

  • 知耻的解释谓有羞恶之心。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樵者目金而知耻,耕夫让畔以成仁。” 宋 曾巩 叙盗:“此谓养之既足,导之既明,则为盗者知耻而自新。”
  • 学会的解释靠实践、训练或反复体验而获得才学学会阅读

历史知识推荐:景昭法师碑

今存江苏句容茅山。唐贞元三年787刻。陆长源撰,窦臮书并篆额。楷书二十五行,行五十六字。此碑书法虽不特异,但终非俗工。传世旧拓只损数字,今残损者三十余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知耻学会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