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河道总督

历史知识

官名。清代督理河东河道之最高长官。雍正七年(1729)改副总河设,一人。驻济宁。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掌理黄河南下,汶水分流,运河蓄泄及支河湖港疏浚、堤防之事。九年设东河副总河一人佐之。十二年,移驻兖州乾隆二年(1737)省副总河,其后省设不定。光绪二十八年(1902)裁。从此河务无专官。

词语分解

  • 河东的解释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汉时置河东郡、唐初 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明废
  • 总督的解释1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总督胡宗宪。——明史2 ∶英法等国派驻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加拿大总督3 ∶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的代表

历史知识推荐:

商代国都。当在今山东郓城县境。古本竹书纪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居庇”;“南庚更自庇迁于奄”影宋本太平御览引,均即此。近人丁山谓即史记·殷本纪的邢,书序作耿。坰、耿音义近通,耿地乃书之大坰,在今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河东河道总督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