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卫处

历史官职

翊卫处怎么写好看

翊卫处怎么写好看

北洋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沿清代成例设置,目的在于笼络蒙古王公。设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二月二日,在整个北洋政府时期一直存在。设都翊使一人,翊卫使四人,副翊卫使六人,翊卫官八人。就在京蒙古王公中选定若干人,按定额给于上述名义,有典礼时派充“侍班”,并无实际职掌。如有缺出,均由蒙藏院开单报请大总统简派。王公本有俸给,又按等级每月给马夫费若干。

词语分解

  • 翊卫的解释1.弼辅护卫。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使从事中郎 徐勋 就发遣 操 ,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张铣 注:“翊,辅;卫,护也。”2.侍卫官名。 隋 始置, 唐 宋 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 明 废。又 民国 初改 清 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 乾清门 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 蒙古 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置层榻於南隅,有长髯者,拥鐸而进,翊卫数人。”
  • 处的字典解释处 (處) chǔ 居住:穴居野处

历史官职推荐:㮚氏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 一说为周朝置。 掌冶铸量器。周礼·冬官·考工记: “㮚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翊卫处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官职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