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历史地名

高阳怎么写好看

高阳怎么写好看

战国时燕邑。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县镇。《战国策·赵四》: “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 即此。

②即今河南杞县西南高阳镇。《史记·高祖纪》:沛公“西过高阳”。《集解》 文曰: “聚邑名也。”《后汉书·邕传》: 初平元年 (190),“封高阳乡”。《水经·睢水注》: 睢水 “又东径高阳故亭北”。又称高阳城。《书·地形志》 阳夏雍丘县: “有高阳城。” 《寰宇记》 卷1开封府雍邱县: “高阳城在县西南二十九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


(1)古邑名。战国燕邑,因在高河之阳,故名。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燕武成王时封宋国人荣蚠于此。西汉初置高阳县。(2)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属朱台镇。人口2650。为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高阳城为南朝宋建,曾先后为侨置高阳郡、县治所。宋代分为南北高阳两村。以境内北魏所建高阳城遗址得名。乌河自东南入境,沿南界西流桓台县。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有磷肥、农具、造纸、油、冶炼、海绵、毛纺品、无纺布、化工、豆制品等厂和铁矿、建筑安装公。北高公路横贯镇境中部,召高公路纵贯南部。古迹有高阳故城遗址、金陵石佛造像。

词语分解

  • 高阳的解释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 高的字典解释高 gāo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
  • 阳的字典解释阳 (陽) yáng 明亮

历史地名推荐:滨海县

①唐置,为羁縻州沃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黄村 东南三十里回城。②1942年5月革命根据地改潮南县置,治黄圩双套 今江苏响水县南黄圩乡双套村。以地处黄海之滨,故名。1949年隶苏北行署区,迁治东坎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高阳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地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