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尾之诲

历史典故

麈尾之诲怎么写好看

麈尾之诲怎么写好看

源见“麈尾清谈”。敬称高明的教诲。宋陆游《答薛参议启》:“某久疏麈尾之诲,喜闻鹢首之来。”

词语分解

  • 麈尾的解释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 唐 白居易 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牀。”红楼梦第一○九回:“只见 妙玉 头带妙常冠……腰下繫一条淡墨画
  • 诲的解释诲 (誨) huì 教导,明示:教诲

历史典故推荐:孽子孤臣

见“孤臣孽子”。柳亚子敬题中山先生遗墨两绝:“神功圣德威灵远,~涕泪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麈尾之诲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