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的文书

历史典故

借指快速传递消息的使者。《红楼梦》第九五回: “有三百里的文书去了,想舅太爷昼夜趱行,半个多月就要到了。” ●《金史·章宗本纪四》:泰和六年六月,“初置急递铺,腰铃转递,日行三百里,非军期,河防不得起马。” 急递铺: 快速传递紧急公文的驿站。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设置急递铺,专以递送军事、河防等紧急公文。凡遇官府紧急公文至铺,随即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铺兵腰系响铃,每日行程三百里。

词语分解

  • 三百的解释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 文书的解释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3 ∶文字书籍

历史典故推荐: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重。”原是对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笔势灵活有力的称誉,后常用于比喻书法笔势、舞姿等的俊逸潇洒。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三百里的文书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