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历史典故

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尉缭子.武议》:“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后用以形容任性行事,肆无忌惮。清 赵翼《陔馀丛考.成语》:“‘无天于上,无地于下。’……谓勇将奋不顾身也。今俗语以为人之无忌惮者。”

词语分解

  • 无天的解释没有天理。左传·襄公二十年:“ 公子黄 将出奔,呼於国曰:‘ 庆氏 无道,求专 陈国 ,暴蔑其君,而去其亲,五年不灭,是无天也!’”谓失去庇荫。庄子·田子方:“﹝ 文王 ﹞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释之,不忍苍生失於覆荫,故言无天也。”

历史典故推荐:春风面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后以“春风面”形容女子美丽如春的面容。宋 晁补之梁州令叠韵词:“何妨醉卧花底,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无天于上,无地于下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