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智月 朝代:宋代

偈原文

吾家宝藏不悭惜,观面相呈人罕识。
辉金耀古体圆时,照地照天光赫赤。
荆山美玉奚为贵,合浦明珠比不得。
借问谁人敢酬价,波斯鼻孔长三尺。

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月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月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家宝

(1).家中值得世传的珍宝。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 唐 白居易 《为段相谢手诏及金刀状》:“詔赐累加,惭惶交集;宠来天上,感动人间。且金藴其坚,奉之而永贞王度;刀宣其利,操之而远耀天威。岂唯佩作身荣,实可藏为家宝。”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浩然断金碎玉》:“余与其孙 之南 字 仲容 ,游其家,所藏不过数笏,而余於 李汉臣 丈得半笏,持视 仲容 云:‘真家宝也。’”

(2).指于家中珍藏。 宋 苏轼 《铁拄杖诗序》:“ 柳真龄 字 安期 , 闽 人也。家宝一铁拄杖,如榔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响。”

面相

(1).相貌。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士长二人端详 聂嫈 面相。”

(2).泛指事物的形象。 闻一多 《唐诗杂论·杜甫》:“仿佛命数注定了今番只许他看到自然的秀丽、清新的面相。”

古体

(1).古人诗歌、文章的体式和风格。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元瑜 坚石 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梁书·刘之遴传》:“ 之遴 好属文,多学古体。”《南史·萧藻传》:“善属文,尤好古体。”

(2).指古体诗。相对近体诗而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 放翁 ﹞律诗之工,人皆见之;而古体则莫有言及者。”参见“ 古体诗 ”。

地照

由政府颁发的证明对土地有所有权的执照。 周保中 《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日 寇﹞在占领区推行保甲制度……施行奴化教育,大量收缴地照和民间枪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地分好了,政府就要发地照。”

光赫

光辉显赫。 晋 左思 《魏都赋》:“迥时世而渊默,应期运而光赫。” 唐 李德裕 《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虽无光赫之名,颇著直清之称。”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放鹰走犬,弓弩乱发。鸟不得飞,兽不得逸。真光赫之观,盘戯之至乐也。”

荆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 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 ,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 孔 传:“ 荆山 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至于 荆山 。”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后汉书·郡国志一·冯翊》 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禹 铸鼎於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荆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阌乡 南。相传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此。亦名 覆釜山 。《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怀远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郡国志》曰:‘ 平阿县 有 当涂山 , 淮 出于 荆山 之左, 当涂 之右,奔流二山之间,西扬涛北注之。’”《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帝驰至 荆山洪 ,距 赵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注:“ 荆山 在 濠州 钟离县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今 怀远军 正治 荆山 。”

合浦

古郡名。 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 ,又名 白龙城 ,以产珍珠著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荆山 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 宋 苏轼 《示过》诗:“ 合浦 卖珠无復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 合浦 、 于闐 ,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脛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

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酬价

亦作“酧价”。偿付代价。《古尊宿语录》卷二五:“朕收得中原之宝,只是无人酧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至 泗 上,徒步至市中买鱼,酬价未谐,估人呼为保仪。” 明 周履靖 《锦笺记·游杭》:“马非蹀躞寧酬价,人不嬋娟肯动心。”

波斯

伊朗的旧称

鼻孔

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