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叶

作者: 陈亮朝代: 宋代

新荷叶原文

艳态远幽,谁能洁净争妍。
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
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
香须道地,对一池、著甚沈烟。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诗词问答

问:新荷叶的作者是谁?答:陈亮
问:新荷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新荷叶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艳态

艳美的姿态。 唐 杨衡 《白紵辞》:“轻身起舞红烛前,芳姿艳态妖且妍。” 宋 王詵 《撼庭竹》词:“绰略青梅弄春色,真艳态堪惜。”

洁净

清洁;干净

保持衣服干净

争妍

竞相逞美。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宋 苏轼 《涵虚亭》诗:“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羣,天地异色。”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毛嫱

古代美女名。《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 成玄英 疏:“ 毛嬙 , 越王 嬖妾; 丽姬 , 晋国 之宠嬪。此二人者,姝妍冠世。”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 毛嬙 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 掩面,比之无色。”《淮南子·齐俗训》:“待 西施 、 毛嬙 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多力何必 孟賁 、 乌获 ,逸容岂唯 郑旦 、 毛嬙 ?”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其妻甚美,果然花容月貌,可赛 毛嬙 。”

西子

西施 。《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 王錂 《春芜记·构衅》:“东邻 季小姐 , 姮娥 月貌, 西子 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参见“ 西施 ”。

差肩

肩挨肩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袁枚《祭妹文》

六郎

(1).《旧唐书·杨再思传》:“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见宠倖, 再思 又諛之曰:‘人言 六郎 面似莲花; 再思 以为莲花似 六郎 ,非 六郎 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张昌宗 行六,故云。后用为咏莲之典实。 宋 陆游 《荷花》诗:“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 六郎 。” 明 徐渭 《红佛桑》诗之一:“都争茜颊堪千鎰,谁问莲花似 六郎 。” 鲁迅 《秋夜有感》诗:“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 六郎 。”

(2). 宋 杨继业 之六子 杨延昭 英勇善战,在边防二十馀年,屡挫 契丹 兵将,人称 杨六郎 。详见《宋史》本传。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赫日

红日。 前蜀 韦庄 《上春词》:“瞳矓赫日东方来,禁城烟暖蒸青苔。”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光鲜

鲜明;漂亮

光鲜越雉,色丽 秦狐。—— 北周· 庾信《齐王进白兔表》

过风

透风;通风。 唐 史重厚 《重建司空溧阳侯庙记》:“虹梁敧倾,漏雪过风。”如:这个门道里倒过风儿,我们在这里凉快凉快吧。

百事

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随缘

(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道地

(1)

(2) 有名副其实之意

(3) 真实

(4) 称名产为“道地”货

沈烟

亦作“沉烟”。指点燃的沉香。 后蜀 顾夐 《酒泉子》词:“堪恨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宝兽沉烟裊碧丝,半折的梨元繁杏枝,粧一胆瓶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炷尽沉烟,抛残绣綫,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根株

(1)

(2) 同根茎的一枝或一群树干,尤指与吸根或水发芽有关的枝干

(3) 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淤泥

(1) 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参见“软泥”

白藕

莲的地下茎。《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爱唱红莲白藕词,玲瓏七窍逗冰姿;只缘味好令人羡,花未开时已有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