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作者: 李之标朝代: 明代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原文

经年客梦总茫茫,争奈端阳节又忙。

到处烟光欺过眼,寻常赏玩适回肠。

荔云岭首依稀近,蒲雨湖心漫自长。

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

诗词问答

问: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的作者是谁?答:李之标
问: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之标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标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客梦

异乡游子的梦。 唐 王昌龄 《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 瀟 湘 ,从此归舟客梦长。” 宋 蒋捷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题情》曲:“被窝中客梦初醒,心坎上离愁重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余亦挂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几万里,客梦共悠悠。”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争奈

怎奈;无奈。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 宋 张先 《百媚娘》词:“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争奈他自己不争气,终日在公馆里,同那些底下人鬼混。”

阳节

(1).指轻疾猛厉、刚劲显露的气势。《国语·越语下》:“刚彊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宜为人客,刚彊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 韦昭 注:“彼阳势已尽而吾阴节盛满,则能夺之。先动为客,於时宜为人客,刚彊力疾,阳数未尽,虽轻易人犹不可得取也。”

(2).阳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阴节不尽,阳节不兴,故倾否开泰之大人,以极剥为极復。”

(3).阳春时节。 唐 张九龄 《巡属县道中作》诗:“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烟光

亦作“烟光”。1.云霭雾气。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黄庭坚 《题宗室大年画》诗之一:“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金 元好问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诗:“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于养志 《不寐》诗:“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2).指春天的风光。 唐 黄滔 《祭崔补阙》:“ 闽 中二月,烟光秀絶。”

过眼

(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常赏

固定的赏赐。《国语·越语上》:“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玩适

犹娱乐。 明 李贽 《李生十交文》:“苟能游心於翰墨,蜚声於文苑,能自驰骋,不落蹊径,亦可玩适以共老也。”

回肠

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

九曲回肠

云岭

(1).高耸入云的山峰。 晋 江逌 《咏秋》:“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唐 岑参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诗:“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金 元好问 《岳祠斋宫夜宿》诗:“朅来石门道,烟岫接云岭。”

(2).山名。一称 大雪山 。在 云南省 西北部,为 澜沧江 、 金沙江 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 玉龙山 。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湖心

湖水的中间。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诗:“ 洞庭 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鎔金。” 清 魏源 《昆山别龚自珍》诗:“明宵梦我舟,湖心浪如堵。”

逋臣

逃亡之臣。 唐 罗隐 《代韦徵君逊官疏》:“在陛下簪珥间犹恐登用未尽,又安可以遽及逋臣。” 清 阎尔梅 《汧置草堂读史诗》:“逋臣解剑酬渔父,处士挥钱付酒家。” 清 洪楝园 《悬嶴猿·题词》:“穷岛萍浮一 首阳 ,逋臣虽去蕨薇香。” 傅尃 《感怀》诗之二:“从此止乌定谁屋?藐余何惜作逋臣。”

千古恨

犹千载恨。 元 尹廷高 《会稽古陵》诗:“牧竪亡羊千古恨, 九疑 山下一沾衣。” 明 夏完淳 《即事》诗之一:“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