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得先字。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原文

盛时陪上第,暇日会群贤。
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
宾阶纷组佩,妓席俨花钿。
促膝齐荣贱,差肩次后先。
助歌林下水,销酒雪中天。
他日升沉者,无忘共此筵。

诗词问答

问:《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得先字。》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得先字。书法作品欣赏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 得先字。书法作品

全唐诗

参考注释

盛时

(1).犹盛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梅尧臣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去为 仲尼 嘆,出为盛时祥。” 明 陈子龙 《对酒》诗:“对酒歌盛时,天下方大治。”

(2).犹盛年。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上第

(1).上等;第一。《后汉书·梁冀传》:“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於 冀 。” 李贤 注:“上第,第一也。” 唐 李华 《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关外诸侯,公为上第,由是分掌选署,仕进之族知劝焉。”

(2).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君也读书致上第,传家翰墨閒游戏。”

及第。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张庾》:“明年春,﹝ 庾 ﹞进士上第焉。” 宋 刘攽 《次韵晁单州诗》之六:“爱子桂枝新上第,弄孙兰茁始书名。”

暇日

闲暇的时日

安得使予多暇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群贤

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 汉 班固 《 * 通·谏诤》:“虽无道不失天下,仗羣贤也。”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说者以为 杜 诗最雄壮,‘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

桂折

(1).桂枝折断。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巴水 幽咽,猿鸣断絶。月落珠伤,春枯桂折。”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鶯迁各异年。”参见“ 桂林一枝 ”。

莺迁

亦作“鸎迁”。《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嚶嚶。出自幽谷,迁於乔木。”嘤嘤为鸟鸣声。自 唐 以来,常以嘤鸣出谷之鸟为黄莺,故以“鶯迁”指登第,或为升擢、迁居的颂词。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各自云腾羽化,谷变鶯迁,鸣香车於闕下,曳珠履於君前。”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芳春景,暖晴烟,乔木见鶯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綺丛间。” 元 陈樵 《送乌经历归二十韵》:“几时嗟蠖屈,后日看鸎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今称人迁官曰‘鶯迁’,本《诗经》‘迁于乔木’之义。按《伐木》章‘鸟鸣嚶嚶,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是‘嚶’字,不是‘鶯’字。‘嚶’乃鸟之鸣声耳。‘绵蛮黄鸟’当是鶯,而又无‘迁乔’字样。然 唐 人有《鶯出谷》诗题,《卢正道碑》有‘鸿渐于磐,鶯迁于木’之文;则以‘嚶’为‘鶯’,自 唐 已然。”

宾阶

西阶。古时宾主相见,宾自西阶上,故称。《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缀輅在阼阶面。”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升自宾阶,仪观甚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组佩

见“ 组珮 ”。

亦作“ 组佩 ”。组带及玉珮。古代官员的习用服饰。《梁书·陈庆之传论》:“ 庆之 警悟,早侍 高祖 ,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诗:“宾阶纷组佩,妓席儼花鈿。”《旧唐书·崔神庆传》:“ 开元 中, 神庆 子 琳 等皆至大官,羣从数十人趋奏省闥。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於其上。”

花钿

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间》套曲:“花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裹残罗帕,戴过花鈿,旧笙簫无一件。”

促膝

膝盖对着膝盖,指相对近坐

促膝之狭坐,交杯觞于咫尺。——《抱朴子·疾谬》

促膝谈心

荣贱

显贵与卑贱。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府崔兵曹使宴序》:“若夫尊卑位隔,荣贱途分。”

差肩

肩挨肩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袁枚《祭妹文》

后先

脚前脚后距离很近

舟与哨相后先。——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升沉

(1).升谓升进,沉谓黜退。指仕宦之升降进退。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始, 仁轨 既官达,其弟 仁相 在乡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与 轨 别籍。”

(2).指升进与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神功救物,无遗动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内。”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 宋 杨万里 《又和木犀初发呈张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何自閒人无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后来许多年少的门生,贤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先生小传》:“所至有政声,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谓际遇的幸与不幸。 唐 元稹 《寄乐天》诗:“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 雷 陈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郑硕道 在此,某与之却是同年,与梦中所闻畧无少异,则出处升沉,动静语默,悉皆前定也。” 鲁迅 《彷徨·孤独者》:“但是世事升沉无定,失意人也不会长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长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4).升降。价钱的涨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着小本子和铅笔,仰起了脸抄录‘牌子’上的票价升沉录。”

(5).升降。谓时代的变迁与推移。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而且时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6).褒贬。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凡宴谈会集间,诸公皆以分别流品、升沉人物为事。”

指仕宦的升降进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极恩詔,一体擢用。此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