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原文

野菊细琐物,篱间私自全。
徒因气味殊,不为庖人捐。
采升白玉堂,芦以黄金盘。
愿若南阳守,永扶君子的。

诗词问答

问: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司马光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书法欣赏

司马光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书法作品欣赏
和昌言官舍十题甘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野菊

又称野菊花。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秋季开花,花黄色,野生在路边荒地。花及全草均可入药,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疮疡肿毒等症。花有降低血压作用;又可配制农药。 宋 欧阳修 《笔说·辨甘菊说》:“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迺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尔。家菊性凉,野菊性热,食者宜辨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野菊》﹝附方﹞“痈疽疔肿”引《孙氏集效方》:“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汁,以渣傅之即癒。” 石三友 《金陵野史·春八鲜与野菜》:“菊花脑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药效与野菊相似。”

细琐

细小琐碎

私自

(1) 自己偷偷地不让人知道

私自跑到外国去了

他们俩私自来往

私自拿我的书

(2) 个人的,自己的

平儿笑道:“我那个私自另外有了,这是官中的,也该出一分。”——《红楼梦》

气味

(1) 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气味浓香

散发出气味

(2) 比喻人的性格、情调

有点沙文主义气味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庖人

(1).官名。职掌供膳。《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贾公彦 疏:“庖人得此六畜、六兽、六禽共与膳夫,内外饔。”《孟子·万章下》:“其后廪人供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

(2).厨师。《墨子·尚贤中》:“ 伊挚 , 有莘氏 女之私臣,亲为庖人, 汤 得之,举以为己相。”《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 吕向 注:“庖人,割牲体之人也。” 章炳麟 《印度独立方法》:“始罢工者人人相约,不为 英吉利 用,虽庖人走使皆去不顾。”

白玉堂

(1).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唐 刘方平 《乌栖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唐 李商隐 《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 卢 家白玉堂。”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五:“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宋 张孝祥 《丑奴儿·王公泽为予言查山之胜戏赠》词:“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

(2).指翰林院。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宋 刘过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白玉堂深,黄金印大。”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南阳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