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翠台

作者: 张洞朝代: 宋代

浓翠台原文

君怀澹无营,潇潇渊明伍。
筑台面乔岳,种竹环幽户。
糠秕身后名,徽纆腰间组。
高风激奔竞,救时非小补。

诗词问答

问:浓翠台的作者是谁?答:张洞
问:浓翠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无营

无所谋求。 汉 蔡邕 《释诲》:“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二:“堂堂处子,无营无欲。” 宋 苏轼 《韩干画马赞》:“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乍可无营坐晦迹,不説有学行求知。四时活计看壚鏊,八节欢情对酒卮。”

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台面

(1) 〈方〉

(2) 桌面;多用于正式场合

(3) * 时放在桌面上的赌资

乔岳

见“ 乔岳 ”。

亦作“ 乔岳 ”。高山。本指 泰山 ,后成泛称。《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乔,高也。高岳, 岱宗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河滨无洗耳之士,乔岳无巢居之民。”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秋风动乔岳,黄叶辞中林。”

糠秕

(1) 在打谷或加工过程中从种子上分离出来的皮或壳

(2) 比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

后名

身后声名。《后汉书·崔駰传》:“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山下潭中有 杜元凯 碑, 元凯 好尚后名,作两碑,并述己功。”《南齐书·王思远传》:“﹝ 思远 ﹞谓 晏 曰:‘兄荷 世祖 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徽纆

亦作“ 徽墨 ”。1.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易·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丛棘。” 陆德明 释文引 刘表 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 晋 张华 《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艺文类聚》卷五四引 南朝 宋 傅亮 《为刘毅军败自解表》:“圣恩含宥,弛其徽墨。”《新唐书·窦建德传》:“ 琮 率郡属素服面缚军门, 建德 亲释徽纆。” 王闿运 《哀江南赋》:“寻干戈而自戮,繫徽纆而待诛。”

(2).引申为捆绑;囚禁。《后汉书·西羌传论》:“壮悍则委身於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魏书·高祖纪上》:“詔曰:‘隆寒雪降,诸在徽纆及转输在都或有冻馁,朕用愍焉。’”

(3).比喻法度或规矩。 晋 陆机 《挽歌辞》之二:“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 明 刘基 《郁离子·公孙无人》:“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而又欲绳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榘度。”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大义微言,皆所不遑研究,此正束缚天下文人学者一徽纆而已。”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奔竞

奔走竞争。多指对名利的追求。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我只去利名场往来奔竞,那里也有一日的安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名士者流……钻营奔竞无所不至。”

救时

匡救时弊。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明皇 以侈致乱,故 少陵 以俭为救时之砭剂。”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生以救时,死以明道。”

小补

(1).小小的补益。《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三国 魏 曹植 《上疏陈审举之义》:“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虽无大益,冀有小补。” 清 顾炎武 《述古》诗:“至今《三礼》存,其学非小补。”如:不无小补。

(2).缝补小破绽处。如:小缝小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