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再和原文

庭帏日听乌鹊喜,里社相思鸡凫肥。
独身浪走一万里,忽忽平生心事违。

诗词问答

问:再和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再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名句大全

孙应时再和书法欣赏

孙应时再和书法作品欣赏
再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庭帏

(1).指妇女居住的内室。 唐 寒山 《诗》之十二:“鸚鵡宅西国,虞罗捕得归。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庭幃之中,固非愤激之地。”

(2).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唐 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觐》:“公子恋庭幃,劳歌涉海沂。”《再生缘》第十七回:“闺阁知音稿当玩,庭幃尊长尽开颜。”参见“ 庭闈 ”。

乌鹊

(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诗之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 仇兆鳌 注:“按《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 宋 戴复古 《镇江别总领愚子催归》诗:“老妻悬望占乌鹊,愚子催归若杜鹃。” 金 元好问 《送钦叔》诗之五:“遥知慈母心,已为乌鹊喜。”

(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来。” 唐 李商隐 《辛未七夕》诗:“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

(3).乌鸦和喜鹊。《楚辞·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王逸 注:“燕、雀、乌、鹊,多口妄鸣,以喻谗佞。”《晋书·李士业传》:“通街大树上有乌鹊争巢,鹊为乌所杀。”《隋书·孝义传·郭儁》:“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乌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

(4).指乌鸦,乌鸟。《淮南子·说林训》:“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鷙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峤 《鉴》诗:“月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里社

(1).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史记·封禅书》:“民里社,各自财以祠。” 汉 蔡邕 《独断》卷上:“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姓已上则共一社,今之里社是也。”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清 杨守知 《咂嘛酒歌》:“含哺鼓腹忘帝力,岁岁里社如赐酺。”

(2).借指乡里。 元 麻革 《王子寿乡友生朝》诗:“讲学诗书义,论交里社情。” 清 孙枝蔚 《潼关》诗:“有家慙里社,无用悔词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尝闭户不与里社通,故未悉其家世。”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独身

(1) 适合结婚年龄但尚未结婚的人

他是独身

(2) 指不打算结婚成家的

独身主义

(3) 只身一人

独身在外

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浪走

四处奔走;胡乱奔走。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痴。” 金 申万全 《病中遣怀》诗:“浪走天涯岁月侵,病中犹作 越 人吟。”《明史·俞大猷传》:“宜以潜师捣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数万众从一夫浪走哉?”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十年浪走槖金空,水没污莱失畊播。”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忽忽

(1) 失意貌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2) 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

离开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心事

心里盘算、思虑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