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原文

休言百岁,七十者稀。
那更不测。
闲想妻男,自己总是行尸。
眼前荣华境界,是昏迷、性命根基。
如省悟,把家缘撇下,物外修持。
灵利翻成懵懂,便蓬头垢面,密护玄机。
真息绵绵,祥瑞遍满华夷。
欲赴蓬莱径路,仗三千、功满云归。
神光灿,与大仙相聚,有甚*伊。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赠于九皋先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不测

料想不到的事情,多指祸患;意外

祸且不测,敢望报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汉·贾谊《过秦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以防不测;险遭不测;不可探测的

自己

(1) 自身;本身

一个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现别人与自己有多大的不同

(2) 属于某人自身的或某物本身的

我自己的父亲

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行尸

见“ 行尸 ”。

亦作“ 行尸 ”。1.指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的人。《汉书·王莽传下》:“ 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宋 欧阳修 《辞宣徽使判太原札子》:“殊不知臣心志已衰,精神并耗,虽未伏枕,实一行尸。” 黎元洪 《檄山东文》:“乳臭黄口,则委之以兵权;行尸白髮,则寄之以政柄。” 朱自清 《赠A.S.》诗:“你将为春雷一震,让行尸们惊醒!”

(2).病名。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治尸厥方>》“尸厥脉动而无气”注:“形如不病,人有气而脉动失常,名曰行尸。”

前荣

(1).谓先前兴旺或兴盛。 晋 潘岳 《笙赋》:“於是乃有始泰终约,前荣后悴,激愤於今贱,永怀乎故贵。”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穷。”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餘光及棣华。”

(2).房屋的南檐。 唐 韩愈 《示儿诗》:“前荣饌宾亲,冠婚之所於。”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织十一月》:“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境界

(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昏迷

(1)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

昏迷不醒

(2) 昏暗糊涂

昏迷不恭

命根

(1).佛教语。谓由前世之业所决定的维持今生寿命的依据。也泛指寿命。 南朝 陈 徐陵 《与智顗书》:“惟迟拔公廷,出数百里水,全其命根。”

(2).命根子。《红楼梦》第二回:“ 政老爷 便大怒了,説:‘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 史老太君 还是命根一样。”

(3).植物的主根。 明 俞宗本 《种树书·花》:“凡花木有直根一条,谓之命根。”

省悟

同“醒悟”

老魔方然省悟道:“没有别人,断乎是孙悟空那贼。”——《西游记》

把家

〈方〉∶操持家业

替你把家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修持

(1).持戒修行。 唐 耿湋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诗:“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但凡出家人,必须四大俱空,自己发得念尽,死心塌地,做个佛门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点不动,却才算得有功行。” 老舍 《老张的哲学》二三:“我有的是佛经,有的是地方,你可以随着她们一同修持。”

(2).修身守道。 唐 方干 《寄于少监》诗:“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鶚情。” 老舍 《茶馆》第二幕:“惭愧!惭愧!作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

(3).保养;将养。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崔祖武》:“饮食不肯醉饱,曰:‘大醉大饱,最为伤气,须六十日修持,始復初。’”

灵利

灵巧,麻利

懵懂

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

蓬头垢面

头发蓬乱,满脸污垢,不事修饰

子则草屩粗衣,蓬头垢面。——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真息

犹真气。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二:“ 陈希夷 ( 陈摶 )先生一睡或半岁,或三数月,近亦不下月餘,留藏真息,饮纳玉液。”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祥瑞

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遍满

遍及;布满。《南齐书·王晏传》:“论荐党附,遍满臺府。”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清 谭嗣同 《仁学》五十:“虽流转世间,依然遍满法界。”

华夷

(1).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2). 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 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径路

(1).小路。《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径路。” 孔颖达 疏:“为径路,取其山虽高,有涧道也。” 晋 左思 《吴都赋》:“径路絶,风云通。”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幅巾不拟过城市,欲踏径路开新蹊。”

(2).泛指道路。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迷惑失径路,瞑无所宿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七:“皋兰被径路,青驪逝駸駸。” 唐 李翱 《平赋书》:“方里之内,以十亩为之屋室、径路、牛豚之所息,葱韭菜蔬之所生植,里之家给焉。”

(3).捷径;近路。 宋 岳飞 《奏郾城捷状》:“探得有番贼酋首 四太子 、 龙虎盖天大王 、 韩将军 亲领马军一万五千餘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 郾城 县北二十餘里。”《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兵贵神速……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

(4).比喻私人关系的门路。 宋 叶适 《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某叨忝未逾月,便作御史,人不谓有径路乎?”

(5).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文章书口诀,多枝辞隐语,卒不见下手径路。” 章炳麟 《哀韩赋》:“死不可趣兮,奔走淫淫之无径路。”

(6). 匈奴 所奉之神名。《汉书·郊祀志下》:“ 云阳 有 径路 神祠,祭 休屠王 也。” 颜师古 注:“ 休屠 , 匈奴 王号也。 径路 神,本 匈奴 之祠也。”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神光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大仙

(1) 神仙

(2) 巫师

相聚

集合;彼此聚会。《史记·李斯列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復彊,相聚约从,虽有 黄帝 之贤,不能并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 宋 苏轼 《夜泊牛口》诗:“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巴金 《初恋》:“我知道我们只应有片刻的相聚,我知道你是不会永久属于我的。”

有甚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有甚心情取富贵?一日瘦如一日。”《水浒传》第四四回:“师父,你是个精细的人,有甚不省得?”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偶尔有甚声丝,总疑是邮差又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