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篇

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么篇原文

正面上排祖宗。又不是安乐窝。

割舍了我打会官司。唱叫扬疾。

便待如何。孛老云:兀那弟子孩儿。你敢打我不成。

正末云:我便打你呵。有甚么事。唱:我这里便忍不住。

气扑扑向前去将他扯攞。休休休我则怕他衣衫襟边又印上一个。

诗词问答

问:么篇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么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么篇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忍字记 第四折

参考注释

面上

(1).指坟土之上。 唐  杜甫 《不归》诗:“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仇兆鳌 注:“面上,坟土之上。”

(2).情面;面子。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大嫂,凡百的不是,我则看着你的面上,着院公送孩儿学堂里去来。”《水浒传》第十一回:“ 柴大官人 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客人可看平日邻舍面上,到家説知此事,一来救了奴家出去;二来脱清了 杨二郎 。”

(3).方面。《说唐》第二九回:“ 罗成 便从怀中取出,老夫人接过一看,不觉堕下泪来,叫声:‘我儿,你母亲面上,只有这点骨肉。’” 茅盾 《子夜》八:“这个姓 赵 的虽则精明,女人面上却非常专心,女人的小指头儿就可以挖出他肚子里的心事!”

祖宗

祖先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安乐窝

(1) 安逸的生活环境

(2) 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割舍了

见“ 割捨得 ”。

官司

(1) 诉讼

打官司

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2) 旧指官府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水浒》

唱叫扬疾

高声吵闹相骂。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三折:“则听的唱叫扬疾闹怎么?我与你观絶罢。”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巴的今日,罗街拽巷,唱叫扬疾。”

便待

就要;正要。《水浒传》第三十回:“ 武松 见夫人宅眷,都在席上,吃了一杯,便待转身出来。”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孛老

古代戏曲中老年男子的俗称。外、末、净各种角色均可扮演。 元  曾瑞 《四块玉·嘲妓家》曲:“孛老严,坡撇狠,钱上紧。” 元  张可久 《寨儿令·妓怨》曲之一:“大姆埋寃,孛老熬煎,祇为养家钱。” 清  焦循 《剧说》卷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名目……《货郎旦》,浄扮孛老;《瀟湘雨》,外扮孛老;《薛仁贵荣归故里》,正末扮孛老;《硃砂担》,冲末扮孛老。是扮孛老者,无一定也。” 王国维 《古剧脚色考》:“ 金  元 之际,鲍老之名分化而为三:其扮盗贼者,谓之邦老;扮老人者,谓之孛老;扮老妇者,谓之卜儿。皆鲍老一声之转,故为异名以别耳。”

兀那

指示代词。犹那,那个。可指人、地或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然后去兀那坟前,也拜几拜。”《水浒传》第十四回:“兀那都头不要走!”

弟子孩儿

骂人话。娼妓生的孩儿。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桩事都是那长老秃驴弟子孩儿,我明日慢慢的和他説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尀耐这没廉耻的小弟子孩儿!”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甚么

什么。 唐 吕岩 《赠江州太平观道士》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元 刘唐卿 《蔡顺奉母》第二折:“要我这婆婆好,不问要甚么,都得捨。”《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道:‘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对江烟火更大,江桥被烟包围着,甚么也看不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